正文

生自尼泊爾(1)

印度,漂浮的次大陸 作者:郭建龍


第二部 在佛陀和大雄的光輝下:佛教和耆那教的印度

第五章 生自尼泊爾

聳立的阿育王石柱、千年的菩提樹,以及一群默默念誦著經(jīng)文的善男信女們,共同構(gòu)成了藍毗尼的回憶。

這里是一個人出生的地方,也是我在尼泊爾的最后一站。上午從藍毗尼出發(fā)到達口岸,我在當天就進入了印度,并在晚上到達了這個人的死亡之地——拘尸那羅。一天之內(nèi)經(jīng)歷了他的生與死,或許是我在印度的第一個驚喜。

到達藍毗尼時恰好是清晨,坐了一夜班車的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從車上下來。我沒有預(yù)料到,這只是我顛簸行程的開始,在未來的兩個月里,我有五分之二的夜晚是在汽車、火車、汽車站和火車站度過的,只是為了趕路,體驗在路上的感覺。

當一位法國旅客問我為什么要這么趕時,我回答,“我喜歡keep moving的感覺,除了睡覺之外,其余的時間我渴望一刻不停地moving”。那位法國人與我同行了兩天,我們分享最便宜的小旅館,一同吃飯和游覽。在臨別時,他告訴我:“非常高興和你一起move?!?/p>

藍毗尼的天空彌散著晨霧,在幾十年前,這里還近乎荒蕪,處處是沼澤和雜草,使得每天早上都有著不易散去的濕氣。如果不是因為一個人,這里也許會和尼泊爾其他低緯度地區(qū)一樣,只不過是一片無人問津的荒地而已。這個人也是印度第一位從神話中走出來的歷史人物,他的名字叫悉達多·喬達摩(Siddhattha Gotama)。不管羅摩還是持國王、般度族持國王和般度族出自《摩訶婆羅多》。,都像荷馬史詩一樣淹沒在歷史的迷霧之中。他們雖然有名有姓,卻更像是神話的一部 分,使得我們只能把他們當做文學(xué)作品中的人物來對待。

而之所以人們把悉達多當做第一個歷史人物,是因為我們幾乎知道他的一切:從他的身世,到他的父母,再到他的經(jīng)歷和理論。唯一不能完全確定的是他的生卒時間。我們的興趣也不僅僅在他本人身上,還在于他將印度介紹給了世界。實際上,到現(xiàn)在為止,他仍然是對世界影響最大的印度人。如果缺少了他,那么不僅印度的歷史要重寫,就連中國、日本,東南亞甚至整個世界的歷史都要改寫。除了“悉達多”之外,人們更愿意稱他為佛陀,或者釋迦牟尼。

關(guān)于他的出生時間有兩個版本,有人認為是公元前624年到公元前544年,還有人認為是公元前564年到公元前484年。佛教經(jīng)典為我們記錄了他所有的活動,可是前人卻并不喜歡記錄準確的年份,使得我們不得不留下了遺憾。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