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官方非政府組織都是有害無益的。美國國家民主捐贈基金會是創(chuàng)建于1983年的私人非營利機構,它支持世界范圍內的民主機構,接受美國政府的資助,因此是一個官方非政府組織。它的工作引起了某些國家的不滿,包括埃及(曾囚禁并試圖審判該組織的幾位成員)、俄羅斯政府以及稱美國政府所支持的民主推廣是“自利、脅迫和不道德的”中國報紙。其他很多官方非政府組織則是在文化范圍內活動,包括英國文化委員會、法語聯(lián)盟、歌德學院和塞萬提斯學院,這些機構弘揚了藝術,在海外傳授各自國家的語言。大量在他國運作的宗教團體背后往往有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國的支持,它們不僅試圖借此宣揚伊斯蘭信念,還希望用其推進它們的地緣政治議程。官方非政府組織可以極其具有創(chuàng)意,比如,委內瑞拉的查韋斯政府有個一年一度的項目,通過接收一系列捐贈,有委內瑞拉國家石油公司提供的,也有由前國會議員、政治接班人喬·肯尼迪經營的波士頓能源公司資助的,該組織把這些所得以廉價燃油的形式補貼給美國東北部的千家萬戶。
從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官方非政府組織有好有壞,并且不會在近期消失。為什么呢?因為它們面對較低的政治、經濟和信息障礙,遠遠優(yōu)于那些大使館公使、政治軍官或科學專員手里的繁文縟節(jié)。針對某個當務之急,相比糾集起外交團隊里的人事和資源或訴諸高價的說客、公關公司來說,部署一個官方非政府組織的成本要低得多。而且,網絡空間里也產生了官方非政府組織,它們以博主、視頻制作人以及其他網絡聲音的方式存在,推進了一個國家的立場,而且不會太死板,面對友好的鼓勵和支持時,可以進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