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的忠實崇拜者、來自馬薩諸塞州的年輕參議員洛奇,此時以其鋒芒畢露的激烈言辭和強硬態(tài)度成為大國沙文主義者的代表人物。他在國會演說時說:“我們在該島具有極大的直接金融利益,而這些利益卻正遭受損害。若是將古巴解放,于美國便是個巨大的市場,可用免稅手段在那里為美國資本提供一個機會。
再者,我們尚有更為廣泛的政治利益,也與古巴的命運緊密相關(guān)。這樣一個大島正好與墨西哥灣遙遙相對,全然控制著海灣,還控制著海灣與我國北部、東部各州的商事往來必經(jīng)航道,且又橫亙于通向尼加拉瓜運河的航線上。故此,古巴不管是徑直控制在我們手中,在友好之邦手中,在其自家人民手中,抑或是因利害相關(guān)與感恩戴德依附于我們,于美國之商事、安全與和平,它均是一個大屏障?!?897年,戰(zhàn)爭的鼓動隨著威廉·麥金利總統(tǒng)的登臺而加強了。伴隨著一次次由政客、金融家、商人和報界大亨們精心策劃的外交戰(zhàn)和輿論戰(zhàn),反對西班牙的政治狂熱已席卷全美。
1898年2月,一起外交失誤事件又給華盛頓和馬德里之間日趨緊張的關(guān)系火上澆油。1897年底,西班牙駐美國公使德莫洛在寫給一位朋友的私人信件中,對麥金利總統(tǒng)的新年咨文作了一番評論,說麥金利是“一個政治騙子,既要把自己的后門打開,又要和他黨中好戰(zhàn)分子保持良好關(guān)系”等等。這些觀點純屬公使的個人觀感,按理說并沒有什么了不得。不料,這封信被古巴特務(wù)從郵件中竊走,又輾轉(zhuǎn)落入美國人之手。于是,《紐約日報》在2月9日將此信公開披露于報端,立刻在輿論界掀起了軒然大波。西班牙公使有口難言,自知闖下大禍,遂當(dāng)即引咎辭職。西班牙政府也擔(dān)心事態(tài)鬧大,連忙出具文書,向美國道歉。
然而美國人不依不饒,好戰(zhàn)分子們更是緊抓此事,使出渾身解數(shù)為美國出兵古巴擂鼓助威。
真是無巧不成書。一個星期后,又傳來了上文提到的“緬因”號沉沒事件。盡管沒有任何真憑實據(jù)能證明爆炸事件是西班牙人所為,但是許多美國人都把這一災(zāi)難歸罪于西班牙。
一時間,美國報刊紛起喧囂:“記住‘緬因’號事件!”
“西班牙人見鬼去吧!”
“干涉的時候到來了。人類要求我們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