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邊到書架翻閱貢布里希的《藝術(shù)的故事》,一邊察看小妹泡茶 ……小妹泡茶頗有道行,沉心專注,一板一眼,頗具儀式感。儀式之下,普通的茶的味道自是有別。忽然想到,儀式之目的,乃在于給人予莊嚴,不同的儀式有不同的功能。國家儀典給國家予莊嚴;宗教之儀典給教主和信眾予莊嚴;民間儀典給民眾予莊嚴。微末如茶道,一旦儀式化,亦給品茗者予莊嚴。誠心正意、危襟正坐之下,品茗之感覺自不同于庸常之泡茶,同樣的水品出的滋味亦定然不相同。是故,儀式之于人生,乃在于提升人類的品位和尊嚴,俾使符契人類文明之大道 ……
——陳飛鵬,日記 2012.9.1
泉州家家泡工夫茶
這些年來,每隔一段時間,無論多忙,我和陳飛鵬都要找機會聚在一塊,有時半天,有時一兩個小時,不為別的,就為認真喝上一回茶。乳甌十分滿,人世真局促。他總是天南海北的跑,萍飄浪走,心難皈依;我為工作故,倉促,繁瑣,無奈,都需要一杯茶里的舒緩從容、無邊無在……飲茶一刻帶來的特殊時空感,無限廣闊,澄清無塵。現(xiàn)實是灰敗的,茶如秋水盈澗;世道是炎熱的,茶如春風拂面,對談之中,身外之物化作煙霧散去,只剩下自在逍遙的我們。
陳飛鵬年長我?guī)讱q,他不算是精于品茶之人,但因其有一顆滄桑閱盡之后的平常心,故不論好茶庸茶,只管飲之淡然,而我們相處原本就是,借助茶的媒介,忘憂出塵,清心養(yǎng)志,鑒照茶杯中的人生。像陳飛鵬這樣的朋友還有許多,鄭植陽、吳合對、林永傳……安溪的、安溪以外的,我用一杯鐵觀音與廣大的世界聯(lián)結(jié),結(jié)識很多善待我的朋友,他們給予我知識的教益、思想的洗禮、行動的明示,同時又借助茶獲得超越時空的感覺,享受茶帶來的心靈解放。就如陳飛鵬郵來的日記里寫道:“微末如茶道,一旦儀式化,亦給品茗者予莊嚴……儀式之于人生,乃在于提升人類品位和尊嚴,俾使符契人類文明之大道?!辈璺枷瓷?,其清入骨,鐵觀音除了物質(zhì)享用的益處,還有一些精神層面的特殊功能,而這一切,均是在儀式嚴謹?shù)呐蒿嬛校ㄟ^賓主智慧互動實現(xiàn)的。
關(guān)于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之比較,以及中國茶道流派的研究,這些年漸成熱門話題。顯而易見,中國茶道確實是一個潛在的豐富領(lǐng)域,它提供了探究復雜中國社會的相關(guān)性。作為飲食文化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茶葉本身的泡飲風格,首先當然是由其茶類和現(xiàn)成的條件所決定的,但從中我們還會發(fā)現(xiàn)一些深刻的事實,中國人之所以在這方面表現(xiàn)出創(chuàng)造性,原因也許很簡單:茶葉和茶葉的泡飲方法,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的核心之一,也是中國人精神氣質(zhì)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