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占庭的誕生:戰(zhàn)爭與治理
565年查士丁尼死后,東羅馬帝國面臨嚴峻挑戰(zhàn)。波斯人是一個威脅,斯拉夫人、保加爾人(Bulgars)和阿瓦爾人(Avars)向多瑙河邊境推進。倫巴第人征服了意大利的大部分地區(qū)。柏柏爾人(Berber)部落使重新征服北非一舉幾乎變得毫無意義。直至610年赫拉克留斯(Heraclius)登上帝位以前,大多數皇帝都是平庸的領導人。
赫拉克留斯(610—641年在位)恢復了財力,同波斯開戰(zhàn)。在幾次輝煌戰(zhàn)役中,他擊敗了羅馬這個宿敵,卻又突然面臨來自阿拉伯人的新威脅(參閱第2講)。由于羅馬同波斯的戰(zhàn)爭耗盡了國力,君士坦丁堡對阿拉伯人一籌莫展,喪失了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北非大部分地區(qū)。赫拉克留斯的繼位者們在8世紀在安納托利亞(Anatolia,今土耳其)確立了一條同阿拉伯人的不穩(wěn)定邊界,一直維持到11世紀塞爾柱突厥人(Seljuk Turks)的閃電攻勢。那些繼位者也無法阻止阿瓦爾人襲擊多瑙河盆地、斯拉夫人定居巴爾干和保加利亞王國的建立。北意大利被丟棄了,根本沒有備用資源去守住它。拜占庭得益于查理曼摧毀阿瓦爾王國(788—796年,參見下文)。在同保加利亞的邊境線上經過許多年的得失拉鋸以后,巴西爾二世(Basil Ⅱ),人稱“保加利亞人屠夫”(the Bulgar Slayer,976—1025年在位)消滅了第一個保加利亞王國。盡管如此,拜占庭帝國的基本地理輪廓到800年終于成型(地圖1.1)。
由于這些戰(zhàn)爭,拜占庭的機構制度歷經多次改革。羅馬的戰(zhàn)爭是由得到稅收歲入資助的職業(yè)常備軍去打的。除了某些部隊直接聽命于皇帝以外,拜占庭逐漸形成了一些在地方官吏率領下定居在土地上以耕代餉的軍隊。這些軍隊定居的地區(qū)叫做(themes,參閱地圖1.1)。軍區(qū)的制度提供了可以在地方上靈活行動的軍隊以迎擊威脅,并不構成源源不斷抽取財庫的問題。地方上的軍事指揮官集民事軍事大權于一身。查士丁尼時代已經開始了集軍民大權于一身的過程,到8世紀末,這一過程甫告完成。
龐大而且?guī)в腥肭终咝再|的羅馬晚期政府被簡化了。政府的部門其實也許更多些,但用人少了,高官的權勢與威望不如他們的前任?;实蹅兙幼≡诰刻苟”じ畸愄没实膶m殿群落里,極少離開這座城市,在720年代,利奧三世(Leo Ⅲ)頒布了一部新法典《法律匯編》()。這是一部查士丁尼法典的縮編,它見證了帝國的收縮。
拜占庭的誕生:文化和宗教
地理范圍縮小和機構制度的改革,并非東羅馬政權成為拜占庭政權時所經歷的唯一變遷。從最基本的層面上,希臘文取代拉丁文而成為文化底蘊基礎。盡管事實上只有大約三分之一拜占庭人口是講希臘語的本地人,但希臘文取代拉丁文的這一變化還是發(fā)生了。例如,利奧的《法律匯編》是用希臘文頒布的,而查士丁尼法典是用拉丁文發(fā)布的?;实蹅兎Q自己是“羅馬人的皇帝”,卻是用希臘文說的,Basileus tōn Romaiō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