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 拜占庭世界(3)

人文通識課Ⅱ:中世界時期 作者:(美)羅伊·T·馬修斯


從管轄的地域觀點看,拜占庭的教會小于羅馬晚期的教會。亞歷山大里亞、耶路撒冷和安條克這些大城市在穆斯林手里,從而脫離了君士坦丁堡的教會。君士坦丁堡的牧首(patriarch)要取得仍屬于帝國之土地上的主教們的同意頗有麻煩。確實,皇帝與牧首比鄰而立,皇帝經(jīng)常卷入教會事務(wù)。

隱修主義在東方和西方都很重要,但在東方,修道士常被視為帝國政權(quán)的平衡力量。修道院已獲得大宗財富和巨大聲望。許多牧首來自修道士階層。許多出類拔萃、精明能干的年輕人被吸引去過修道院生活而不去為帝國效勞。隱修主義源于埃及,它有兩種形式,避世獨居(eremitic)和隱修群居(cenobitic)。前者源自希臘語heremos,原意指“沙漠”(desert),就是要簡樸節(jié)制(austere)和離群索居(solitary);一想到隱士(hermits),就明白了。后者出自希臘語koinos bios,意為“共同生活”(common life),就是群居(communal)。拜占庭的隱修主義主要是群居隱修,但也有離群索居隱修的,可以在帝國各地建修道院。963年,阿索斯山(Mt. Athos)上聳立起一座大修道院群落,它最終包括了不計其數(shù)的修道院,擁有八千余名修道士(圖1.1)。

可謂正教的基督教信仰的這種表現(xiàn)形式興盛了好幾個世紀,它植根于希臘文圣經(jīng),即《七十子希臘文圣經(jīng)》,和希臘語教父們的作品(而拉丁文圣經(jīng)[the Vulgate]和拉丁教父則在西方居統(tǒng)治地位)。二者在基本習(xí)俗上有別。例如,拉丁語神職人員一般是獨身的,而東方的神職人員可以結(jié)婚。東西方教會都慶祝復(fù)活節(jié),即紀念基督死而復(fù)生的節(jié)日,但慶祝的日期不同。也還有些神學(xué)上的不同。例如,東西方都誦讀《尼西亞信經(jīng)》,但稍有差異。1054年,教皇和牧首彼此把對方開除教籍,從而迎來了持續(xù)一千年的分裂。

拜占庭宗教史上的一樁著名事件表明這個時代的一些緊張關(guān)系和特征。726年,利奧三世皇帝開始煽動反對禮拜圣像。圣像是一種小型、超然、永恒的正面像,其歷史至少可以追溯至5世紀,圣像作為一種被某些人認為具有超凡神力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新近的產(chǎn)物,不會早于7世紀。利奧是一位粗魯?shù)能娙?,不是老于世故的城里人,他認為,圣像違反了《圣經(jīng)》關(guān)于不得雕刻偶像的禁令。圣像是褻瀆神明的,圣像地位越來越顯赫,這就解釋了為什么上帝老是懲罰帝國。利奧之子君士坦丁五世(741—775年)本人是一位知書達理的神學(xué)家,他勸說許多主教撰文反對圣像。艾琳(Irene)作為兒子君士坦丁六世的攝政,于787年在尼西亞召集了一次宗教會議,恢復(fù)了對圣像的崇拜。這是什么意思呢?這就意味著人們可以親吻圣像,可以秉燭焚香接近圣像——也可以帶著圣像到各處去,作為一種保護,驅(qū)魔祛病。815年,皇帝頒令以較溫和的形式反對圣像,但在842年,這樣的反圣像也被克服。

圍繞圣像問題的這場斗爭叫做圣像破壞之爭(Iconoclastic Controversy)。圣像破壞派(Iconoclasts)是一些損壞圣像、涂抹圣像或毀滅圣像的人。圣像崇拜派(Iconodules)是一些敬拜圣像的人。關(guān)于這場論戰(zhàn)的幾乎所有留存下來的證據(jù)都來自圣像崇拜派,他們無意全面、準確地反映其對立派的觀點。就連藝術(shù)也被圣像崇拜派動員起來。例如《克魯?shù)婪蛟娖酚幸环ハ?,描繪一位羅馬百夫長用一根長矛刺穿基督的肋部,而下面描繪的是有人用白色涂料粉刷基督圣像。此畫所要傳遞的信息很清楚:損害基督圣像猶如損害基督本人一樣(圖1.2)。實際上,并沒有什么藝術(shù)品被毀壞,也沒有什么人遭受皮肉之苦,盡管有許多人被放逐。論戰(zhàn)是關(guān)于如何解讀《圣經(jīng)》和如何理解教會傳統(tǒng)之爭的。教皇一如其他西方的人士堅決反對拜占庭的圣像破壞運動,圣像之存在和圍繞圣像問題的論戰(zhàn)說明,正教正以某些方式沿著它自己的道路前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