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1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復并同意京滬輪軌高速鐵路的開工報告,一場曠日持久的磁懸浮、輪軌之爭終于偃旗息鼓了。在長達10余年的爭論中,作為在軌道交通裝備研制的企業(yè)長期工作的我,不可能沒有自己的觀點,而作為工程師,我也不可能沒有自己的技術偏好,但我還是一名企業(yè)領導人,當出現兩種不同的技術觀點,甚至兩種截然不同的行業(yè)發(fā)展方向時,企業(yè)家更應該努力地暫時拋棄自己的偏好,更多維度地提出問題,進行獨立的思考和判斷。
10多年前,我就接觸過那些國內最早從事磁懸浮技術研發(fā)的專家,有國防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的教授,有鐵道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院電工所的專家,說實話,哪一位企業(yè)家愿意放棄有前景的新技術而失去賺錢的機會呢?我認為磁懸浮技術源于法拉第的電磁理論,早在20世紀初磁懸浮技術就被英國應用在公園的觀光車上,低速磁懸浮在工程上并不難實現,而高速磁懸浮在工程上卻要付出昂貴的代價。至于磁懸浮的驅動系統(tǒng)與輪軌的驅動系統(tǒng),它們均在同一個技術級別上,不存在誰先進誰落后之分。磁懸浮列車的直線電機的磁阻大于輪軌列車的旋轉電機的磁阻,所以磁懸浮列車的能耗大于輪軌列車的能耗,但在磁懸浮列車“靜音”效果的突出優(yōu)勢下,能耗問題就顯得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