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理由
不管是公職人員、緊急救援人員還是社區(qū)學院學生,人們給自己或他人找理由,并不是出于對真相或自圓其說的某種普遍渴求。他們給出的理由常常是膚淺的、矛盾的、虛偽的,或——至少從旁觀者的角度看——牽強的。不管給定理由的同時在做什么其他事情,人們顯然是在協(xié)商自己的社會生活。他們在講述自己和理由傾聽者之間的關系。給予者和接收者在確認、協(xié)商或修復他們之間的適當關系。
人們通常給定的理由可以劃分為四個互有重疊的類別。
1. 慣例:人們對瀆職、差錯、榮譽或好運所給出的慣常理由:火車晚點了,終于輪到你了,她有家學淵源,他一向運氣好,諸如此類
2. 故事:具有因果元素的解釋性敘事,既可以是九一一大劫這種稀有現(xiàn)象或特殊事件,也可能是朋友背叛、獲得大獎,或畢業(yè)二十年后在埃及金字塔偶遇高中同學
3. 支配司法判決、宗教懺悔或頒發(fā)獎章這類行動的準則
4. 對以上三者后果的專業(yè)表述:對于世貿中心八十八層的伊萊恩·杜奇在9月11日一架被劫飛機撞上大樓后的遭遇,結構工程師、皮膚科醫(yī)生或矯形外科醫(yī)生可能給出的解釋
這四種給定理由的方式均有其獨特之處。依據(jù)給予者和接收者之間不同的社會關系,每種方式也表現(xiàn)出不同的內容。除了其他后果,每種方式都會影響到這些社會關系,或確認某種現(xiàn)有的關系,或修復這一關系,或宣告某種新的關系,或否認某種關系的存在。但這四種理由的給定在形式和內容上具有顯著的差異。每種理由都具有不可替代的職能。
慣例并不需要提供充分的因果解釋。如果我詳細解釋自己為什么將咖啡濺到你的報紙上——我昨晚如何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工作有多么令自己煩心,最近雙手如何難以控制地顫抖——你很可能早就不耐煩了?!鞍パ剑艺媸潜渴直磕_!”可能已足夠,尤其是如果我提出給你買一份新報紙的話。(“對不起,我被地毯絆了一下”也應該沒問題。)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下的慣例差異頗大;例如,同樣的瀆職、差錯或好運,令一個人在公交車上的鄰座滿意的理由一般都難以安撫這個人的配偶。慣例宣告、確認、修復或否認社會關系。所以,依據(jù)社會關系的不同,慣例之間差別甚大。
然而,特殊事件和陌生現(xiàn)象要求不同的理由;它們要求講故事。對于慘遭滑鐵盧、大獲全勝、顏面盡失、面臨共同的悲劇或者在夜間聽到怪異聲響的人來說,一句“碰巧而已”是不夠的。他們也試圖根據(jù)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和社會關系來給定理由,但理由在此時意義特殊。重大的人生轉變,如結婚、離異或父母過世,同樣要求比慣例更為復雜的原因。一般說來,除了解釋,特殊事件的理由至少含有一絲辯解或譴責成分:公司給我發(fā)的獎金比你多,因為我工作更努力,賣了更多臺電腦。給予者和接收者之間對關系的質量、強度、持久性與得體性的暗含訴求,遠甚于與慣例有關的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