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來,孩子讓我模擬對話的情形漸漸減少,轉而開始像海派清口周立波一樣,評論起故事情節(jié)的優(yōu)劣來。例如,《蝸牛的長腿》讓哲哲很感動,在為青蛙悲傷的同時,也詛咒起貪吃和壞心眼的國王來:“那個國王應該吃眼鏡蛇和蝎子,吃完就被毒死。我要是當國王,天天吃素,而且自己種蔬菜,讓小動物快樂地活著。”《狼大叔的紅燜雞》一書讓他改變了對大灰狼的看法:“狼大叔真挺好心的,還能做那么多好吃的。爸爸,其實,狼有時不吃小動物,也做好事。我覺得壞人也不都是壞人,對吧?”
對于《小蝙蝠德林》哲哲也有自己的獨立見解。該書講的是一只蝙蝠頗具個性,別的同伴都是倒掛的,只有他是正立的。所以,他看到的世界總是和別人相反。例如,樹梢上的月亮是在腳下,草叢和蝴蝶是在頭頂。合上書后,他議論開來:“爸爸,我覺得,小蝙蝠德林的視角和我們人類是一樣的,蝙蝠和人類不一樣,所以其他的蝙蝠都不太喜歡德林。不過呢,你看,把書倒過來,我覺得自己就站在蝙蝠這邊,挺有意思吧?!?/p>
那幾天,外出游玩,哲哲總是喜歡彎腰把頭埋進褲襠里,興致盎然地看著顛倒的世界。問他在干什么,他有板有眼地說,在學習小蝙蝠德林,還告訴我,倒立的世界真的很美妙,就是時間長了有點頭暈。
終于,我真切地看到了童心與童書之間的化學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