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合理的給予和破壞性的滋養(yǎng)背后,盡管動機多種多樣,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給予者以“愛”作為幌子,只想滿足自己的需要,卻從不把對方的心智成熟當一回事。有一位牧師,他的妻子患有慢性抑郁癥,兩個兒子大學輟學,整天無所事事。牧師不得不帶著全家人接受心理治療。家人全都成了患者,牧師的苦惱可想而知,但他卻不認為家人的病情與自己有關。他憤憤地說:“我盡一切力量去照顧他們,幫他們解決各種問題。我每天一醒來,就要為他們的事操心,我做得還不夠嗎?”的確,為了滿足妻子和兒子的要求,他可謂殫精竭慮。子女本該學會自立,他卻一手包辦:替他們買新車,還替他們支付保險費。他和家人住在郊區(qū),盡管他非常討厭進城,也不喜歡聽歌劇,一坐在歌劇院里就會打瞌睡,可是每個周末,他都會陪妻子進城去聽歌劇。他的工作負擔沉重,然而只要回到家里,就會成為“好丈夫”與 “好父親”。比如,他堅持替妻子和兒子收拾房間,因為他們自己從不打掃衛(wèi)生。我問這位牧師:“你整天為他們操勞,不覺得辛苦嗎?”他說:“當然辛苦,可我還有別的選擇嗎?我愛他們,不可能不管他們。他們有什么需要,我都盡可能滿足他們。我不能讓他們失望。也許我這么做不夠聰明,可是作為丈夫和父親,我有理由給他們更多的愛和關懷?!?/p>
這位牧師的父親,當年是一位小有名氣的學者,其品性卻讓人不敢恭維:經常酗酒,還拈花惹草,完全不顧家人的感受。牧師對父親的惡劣行徑深惡痛絕,從小就發(fā)誓要做個和父親截然不同的人,對家人時刻充滿愛心。為了鞏固心目中的理想形象,他不允許自己有任何不檢點、不道德的行為。投身牧師行業(yè),也是基于這種考慮。但是,誰知付出如此多的努力,到頭來卻使家人變得脆弱無助,這和當初的設想大相徑庭,對此,他自然無法理解。過去,他總是叫妻子“我的小貓咪”,叫兩個已成年的兒子“我的小寶貝”。他沒想到對家人的愛超過理性的范圍之后,就會物極必反。他困惑地說:“即便我對家人的愛,是來源于對父親的蔑視和反抗,那又有什么不對的呢?難道我要像他那樣不負責任嗎?”他應該認識到,愛是一種極為復雜的行為,不僅需要用心,更需要用腦。他堅決避免成為父親那樣的人,這種意念以及由此導致的極端行為,使他喪失了愛的彈性。過分的愛還不如不愛,該拒絕時卻一味給予,不是仁慈,而是傷害。越俎代庖地去照顧原本有能力照顧自己的人,只會使對方產生更大的依賴性,這就是對愛的濫用。他應該意識到,要讓家人獲得健康,就必須容許他們自尊自愛,學會自我照顧。他需要擺正角色,不能對家人唯命是從,要適當表達自己的憤怒、不滿和期望,這對于家人的健康有好處。我說過,愛絕不是無原則地接受,也包括必要的沖突、果斷的拒絕和嚴厲的批評。
在我的指導下,牧師不再亦步亦趨,替妻子和兒子收拾家務、打掃衛(wèi)生。兒子對日常雜務袖手旁觀時,他會大發(fā)脾氣。他不再替他們支付汽車保險費,而是讓他們自行負擔。有時候,他不再陪妻子到城里去看歌劇,而是讓她獨自駕車前往。他在某種程度上扮演起“壞丈夫”、“壞父親”的角色,而不是有求必應。
他昔日的行為,固然以自我滿足為出發(fā)點,但他從未失去愛的能力,這也是他自我改變的原動力。對于他的變化,妻子和兒子起初大為不滿,但不久后情況就有了變化:一個兒子回到大學就讀,另一個兒子找到了工作,還在外面獨自租了公寓。妻子也感受到獨立的好處,心靈由此獲得了成長。牧師本人則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感受到了人生真正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