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對照顧老人的期待

昨日之前的世界:我們能從傳統(tǒng)社會學(xué)到什么? 作者:(美)賈雷德·戴蒙德


關(guān)于照顧老人,我們就從天真的期待開始說起。顯然這樣的期待并不完全,但我們還是可以借此思考為什么我們無法實現(xiàn)這樣的期待。如果一個人戴上幸福的鏡片來看人生,那他可看到:父母愛子女,子女也很愛他們;父母為子女犧牲奉獻(xiàn),子女感激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我們因此期待全世界的兒女都好好照顧年邁的雙親。

天真的演化生物學(xué)家也可通過不同的思考方式得到同樣感人的結(jié)論。天擇是為了把自己的基因傳遞給下一代。對人類而言,把基因傳遞下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通過生育子女。因此,子女存活概率高、能傳宗接代的親代基因更能得到天擇的青睞。同樣,在文化汰擇這種后天習(xí)得行為的傳遞中,父母就是孩子的行為模板。因此,父母愿意為孩子犧牲奉獻(xiàn),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讓子女存活,得以繼續(xù)傳宗接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父母可能因為長年的累積而擁有資源、地位、知識與技能,這些都是子女還沒能得到的。子女知道父母基于傳遞基因與文化的動機,會把這些資源、地位、知識或技能傳給他們。因此,子女必須好好照顧父母,父母才會繼續(xù)幫助他們。在一個理想的社會中,年青一代自然該負(fù)起照顧老一輩的責(zé)任,老一輩也會把自己擁有的傳給年輕人。

然而,我們知道這些只是理想和預(yù)測,不是社會的真實面貌。的確,父母通常會照顧自己的孩子,孩子長大成人之后也會照顧年邁的父母,但在社會上并非每個人都是這樣,甚至大多數(shù)子女都做不到。為什么呢?我們的推論在哪個環(huán)節(jié)出了錯?

首先,我們的想法過于天真,沒能考慮到親代與子代之間的利益沖突。父母不一定會毫無限制地為子女犧牲,子女也不一定會永遠(yuǎn)感激父母。愛是有限度的,人不管做什么事,不會時時刻刻都著眼于讓自己的基因與文化得到最好的傳遞。所有的人(包括老年人在內(nèi))不只是希望子女過得好,自己也想要過舒適的生活。反之,子女則急于享受人生,認(rèn)為父母消耗的資源越多,留給自己的資源就越少。如果子女不管做什么都以“天擇”為考慮,“天擇”不一定會要他們好好照顧年老的父母。即使子女對父母吝嗇,棄養(yǎng)父母,甚至狠心殺害父母,依然可把自己的基因和文化傳給下一代。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