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三大宗:酒精、煙草、咖啡因(8)

上癮五百年 作者:(美)戴維·考特萊特


咖啡之所以長期受到美國人的青睞,傳統(tǒng)解釋如下:茶葉是18世紀70年代英國苛稅與暴政的象征,也是殖民地一心抵制和破壞的目標,于是咖啡就搖身變成了愛國飲料。不過,政治抗爭壽命畢竟不長,未將成本因素考慮在內(nèi)的解釋也不夠周全。從長時間來看,更重要的原因還是在于美國占了地利之便,附近就有加勒比海與拉丁美洲的咖啡園,何況咖啡關稅又很低(19世紀每磅咖啡只抽取幾分錢稅金,有時候根本不必課稅),因此每毫克咖啡因成本也低于其他含咖啡因飲料。巴西自19世紀20年代大量輸出奴隸種植的咖啡以后,這種情況尤其明顯。1830年美國人一年平均消耗1公斤以上的咖啡,到了1859年,又提高到3公斤半以上。價格下跌同樣改變了荷蘭人的習慣,他們也是嗜飲咖啡的民族。1760年以后,由于進口關稅下降,再加上荷蘭人平均咖啡消耗量增加了4倍,茶葉的銷售成績也就敗給了咖啡。

20世紀美國各地咖啡價格多半低廉,超級市場普遍以減價咖啡招徠顧客,快餐店也常附贈咖啡給客人,即使在1969年通貨膨脹期間,科羅拉多州卡農(nóng)市(canon)一家販賣飲料的雜貨店,還是照樣供應3美分一杯的咖啡(該店先前曾將價錢調(diào)漲為4美分,沒想到竟有一半老顧客忘恩負義,拒絕上門),在許多食物救濟站、商場開業(yè)慶典、義賣會和戶外野餐會中,咖啡更是免費供應的飲料。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平均只要花半分鐘勞力,即可賺到一杯現(xiàn)煮咖啡,比喝一杯咖啡還省時間。獨立革命時代的美國人“天生厭惡茶葉”這件事固然值得大書特書,但是觀察近代美國飲用咖啡的經(jīng)驗,可以歸納出一個簡單的結論和教訓:某些精神刺激癮品一旦可以廣泛取得、積極促銷、降低價格,就會深受大眾歡迎,如果這些人養(yǎng)成了依賴的習慣,這些癮品就更是所向披靡了。

茶葉的消費情形與咖啡如出一轍,也是在價格下跌以后逐漸普及化的。茶葉原產(chǎn)于印度與中國接壤的地區(qū),一部成書于公元350年的中國古籍指出,茶是一種藥飲,到了8世紀晚期,中國人已經(jīng)普遍具有喝茶的習慣,這點可從課稅制度看出來。雖然沒有人知道日本人是于何時開始學會喝茶的,但有證據(jù)顯示,茶葉在公元815年出現(xiàn)于日本,茶樹種子則是佛教僧侶從中國帶來之后種在寺廟庭院里的,后來為了體現(xiàn)禪意而發(fā)展出來的“茶道”在日本文化當中受到重視的程度反倒甚于中國了。

1610年時,荷蘭人首度將茶葉輸入歐洲,但是價格居高不下,直到1713年英屬東印度公司開始與廣州直接通商,情形才改觀,此后合法與不合法的茶葉貿(mào)易也漸次增加。1784年間,英國政府不再征收大部分茶葉關稅,茶稅降低也使得走私者無利可圖,茶葉消費量亦隨之增加,例如18世紀末英格蘭與威爾士每人每年消耗將近1公斤茶葉(相當于400杯茶),而且所付價錢只有1720年的1/4。

英屬東印度公司及其競爭對手持續(xù)擴大對中國的貿(mào)易,是制茶事業(yè)邁向全球發(fā)展的第一個階段,第二階段發(fā)生于19世紀中葉歐洲殖民列強紛紛壟斷茶葉栽培之后。當時荷蘭人把茶樹帶到爪哇,種在不堪栽植咖啡的土地。英國人也把茶樹引進印度和錫蘭,由于這兩個地方的咖啡樹遭到某種病蟲的侵害,致使咖啡業(yè)損失慘重,只好將枯死的咖啡樹砍下,運回英國制造茶幾的桌腳。1887年4月,茶葉貿(mào)易發(fā)展出現(xiàn)了一個轉折點,當時歐洲最大茶葉消費國——英國——自印度與錫蘭進口的茶葉首度超越了中國茶,這主要是基于成本考慮。中國人對出口茶葉課征的關稅較重,生產(chǎn)效率又比不上印度大茶園,為了維持高價,他們干脆減少茶葉供應量,結果無功而返,因為產(chǎn)茶事業(yè)不再由中國人獨占,而是被印度和錫蘭的生產(chǎn)者取代了。像立頓(thomas Lipton)這樣積極的零售商,就是直接采購印度及錫蘭茶葉,而且采取薄利多銷的手段,每磅茶葉只賣1先令多一點兒,連最窮的人都買得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