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理想國:為后來的情節(jié)搭場景(2)

西方政治思想史(套裝共2冊) 作者:(英)約翰·麥克里蘭


克法洛斯既去,智者派色拉敘馬霍斯(Thrasymachus)代之。色拉敘馬霍斯登場,也經過細心布置。對祖?zhèn)髦腔叟c眾神智慧的棄絕,意在告訴我們,世界已經迷路。道德權威不再濟事,一切都陷入疑問,而問題沒有明顯的解答。對這樣一個世界很危險的是對復雜問題叫賣簡單答案的人,最危險的,則是自稱以一個答案解決諸多困難問題的人。色拉敘馬霍斯代表這兩種危險。強者的利益就是正義,不正義穩(wěn)賺不賠;牢記這一點,人生就挺單純,你會暢行無阻,從來不必三思。色拉敘馬霍斯被蘇格拉底痛駁一頓。強者要你做一件事,而這事顯然不合他們的利益,你怎么辦?照他們的話做,對不對呢?色拉敘馬霍斯巧辯說,統(tǒng)治者,作為統(tǒng)治者,是決不犯錯的。數(shù)學家在犯錯誤的時候,我們不會叫他數(shù)學家,同理,統(tǒng)治者犯錯的時候,就不叫統(tǒng)治者了。說到這里,蘇格拉底迎頭痛擊。蘇格拉底說明,一種技術,例如行醫(yī),是為了病人之益,不是為了圖利行醫(yī)的人而運用的。大夫與病人之間的關系是上對下的關系(大夫下命令),但大夫心中所存,是病人而非他自己有何好處。由此可知,技術是為了對它的對象有裨益而運用;統(tǒng)治是一種技術,因此其目的是被治者的好處,不是統(tǒng)治者的好處。所以,弱者的利益叫正義,不是強者的利益。色拉敘馬霍斯不肯輕言放棄,后來才承認失敗。不過,與克法洛斯不一樣,他沒有被打發(fā),他被馴服之后,留在現(xiàn)場,但噤聲至終。留克法洛斯而去色拉敘馬霍斯,可能更有道理一點。色拉敘馬霍斯不折不扣是柏拉圖鄙視的那種偽哲學家。蘇格拉底解決了他之后,他真的應該吹胡瞪眼怫然而去才對??朔逅箲摿粝聛恚共皇菫榱艘嗖揭嘹厬鹛K格拉底接下來的所有論證,而是在蘇格拉底為年輕一輩闡述真正的正義時,在一旁點頭烘襯,表示“然也,然也”。但實際的演出是克法洛斯退場,色拉敘馬霍斯留下。

何以如此?答案可能在年紀。歸根結底,蘇格拉底在《理想國》提出的正義理論是一種克己理論。克法洛斯其人,七情六欲俱已銷盡。克法洛斯向蘇格拉底提到,老年好處多多,其中一個是不再活在情欲的專制底下,自由了??朔逅褂写苏J識,就“老子不可教”了。他已經沒有什么需要克制。色拉敘馬霍斯仍然精力充沛。我們必須假定他內心仍然有個值得克制的東西,蘇格拉底鞭笞他,使他就范,意思是要告訴在場諸人,那東西是有辦法置于控制之下的。色拉敘馬霍斯在乎錢,不給他錢,他就拒絕告訴大家什么是正義。蘇格拉底身無分文,在場諸人自愿合資代他出錢。這筆錢,色拉敘馬霍斯也沒有白拿。他的見解素有值得一聽的名氣,我們可以假定他在這樣的討論里向來頗能發(fā)揮所長。色拉敘馬霍斯是世故之人。他自認特有知見,這知見看起來是根據(jù)政治世界的經驗為基礎,是持之有故的:你無論到什么地方,都會發(fā)現(xiàn)所有國家事實上都分成強者與弱者,不管這分別如何美言掩飾。色拉敘馬霍斯之見,有點像政治學,亦即目光透過表面,看見真相。在這場對話里,色拉敘馬霍斯的說法不曾被真正駁倒。蘇格拉底對他的反駁純粹是形式上的辯駁。柏拉圖要我們認為色拉敘馬霍斯的知識劣于真哲學家,但色拉敘馬霍斯的說法在實質上完整無損。柏拉圖可能有意讓我們認為色拉敘馬霍斯關于政治的說法,在實質上是正確的。其實,柏拉圖自己在《理想國》第九章討論不完美的統(tǒng)治形式時,就回到一種權力論上去。他對色拉敘馬霍斯抱持異議,不單因為色拉敘馬霍斯像所有辯士一樣兜售虛妄的觀念,是危險人物,更重要的是,在何謂正義這個問題上,色拉敘馬霍斯聲稱看透政治表象,直揭真實。色拉敘馬霍斯說,強者的利益就是正義,即使這利益被公開宣布是公眾的利益。色拉敘馬霍斯所稱之知,是有關世態(tài)之知,卻不是日常之知,亦即一般人的日常認知還不到這一層。在《理想國》里,蘇格拉底也聲稱有穿透表象之知,所以柏拉圖必須拈出真真知,以有別于色拉敘馬霍斯的假真知。爭辯至此,有點復雜起來。我們不妨記清楚,在柏拉圖,知識有三級,而非兩級:第一,過著普通生活的人所具的普通之知;第二,色拉敘馬霍斯之知,此知避開了普通人所受的誤導欺騙;第三,真知,超越色拉敘馬霍斯所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