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會將發(fā)生在我們之間的這種共鳴稱為“融洽”。然而, 我對積極性共鳴背后隱藏的科學了解得越多,就越感到“融洽”這一描述實際是一種誤導?!叭谇ⅰ甭犐先ゲ贿^是某種可有可無、無關緊要的狀態(tài);其存在與否,對你的健康沒有絲毫影響。不過,考慮到積極性共鳴在人類生存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它是人類生活品質提升的保證。因此,我才會把這些微小的情感聯(lián)結稱為愛,視其為人類至高無上的情感。它們是現(xiàn)代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攝取不足的基本養(yǎng)分。
那么,微笑代表什么?一直以來,微笑被認為揭示了微笑者的內心狀態(tài)。實際上,當你把微笑看作某種面部表情的時候,就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間認同了上述觀點,認為特定的面部活動無一例外地表露了人類個體不為人所知的情感。與此相對的觀點則將關注點轉移到微笑的接收者身上,認為一個人微笑不是因為它表露了微笑者的積極情緒,而是因為它能激發(fā)微笑接收者的積極情緒。最近,科學家對這個另類觀點進行了進一步闡述,認為微笑能幫助我們下意識地理解—或是本能地感受到—一個人微笑的真實意圖。我認為,可以將這一論題的關注范圍加以擴大,不僅僅是著眼于微笑者或微笑接收者,更要將雙方之間建立起的那種聯(lián)結涵蓋在內。發(fā)自內心的誠摯微笑能夠激發(fā)兩個人之間有力的情感共鳴,這樣的狀態(tài)兼具愛的三大特性:當下共享的某種積極情緒,行動與生物化學反應的同步,以及相互關切。簡而言之,微笑可能產(chǎn)生愛,激發(fā)積極性共鳴。
愛需要聯(lián)結,也就是說當你獨處時,想起那些所愛的人,回憶過去曾有的愛的時光,渴望獲得更多的愛,甚至是進行慈愛冥想練習或書寫一封字里行間溢滿情感的情書,你都沒能進入體驗真愛的時刻。確實,你在獨處時體會到的這些強烈情感至關重要,對于你的健康和幸福而言也必不可少;然而,它們未與他人共享,因此缺乏關鍵的、無可辯駁的共鳴實體部分。實體的存在,是愛和積極性共鳴的密鑰。
現(xiàn)在的問題就在于,你總是沒有用足夠的時間去與他人建立起這種真正的聯(lián)結。而且,當代社會日新月異的發(fā)展與繁重的工作,迫使人們不得不每天都匆忙度過,這與情感聯(lián)結所需的條件背道而馳。每天都要完成更多事情的目標讓人備感緊迫,于是人人都為了維持生活而身兼數(shù)職。你隨時都在思考下一步的行動:永無窮盡的“待辦事項”中的下一項是什么?你需要從誰那里得到什么? 你越來越多地通過電子郵件、手機短信、微博留言和其他各種不需要講話的方式與他人“交談”,見面的方式更是被拋諸腦后。然而, 所有這些都無法滿足身體對于聯(lián)結的渴求。愛,需要你全身心地投入,也需要你放慢腳步。
我的小兒子是一個乖孩子,所以我和丈夫可以在孩子醒著的時候就把他放在嬰兒床上,讓他自己安然入睡。我們的大兒子則完全不同,我們必須把他抱在懷里,哄他睡覺,而且必須是邊走邊哄。如果坐在搖椅里抱著哄他,大兒子就不肯睡覺。在大兒子出生后至少一年的時間里,我和丈夫必須抱著他,在小小的育兒室里走來走去,每次都要花上半個小時或者更長時間才能讓他乖乖入睡。小家伙把我們夫妻兩人訓練得相當有經(jīng)驗:我們知道必須要在小家伙睡熟之后才可以把他放在嬰兒床上;否則,我們就得再次抱起他,在育兒室里踱步走很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