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所謂“忍無可忍”的那一刻,也是眾人皆知的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當涉及工作、愛情和生活時,它可能是對自我造成最大傷害的放棄形式,因為它完全是感情用事的反應,全無計劃性和清醒的思考。不管有沒有摔門而去或者其他自以為是的舉止,大鬧一場之后,留給放棄者的是一個需要收拾的殘局,即使最終離開了那里,但在未來的道路上到處散落著的情感片段或記憶碎片卻揮之不去。有些經(jīng)理對某雇員的業(yè)績不甚滿意,卻不敢真的解雇他,如果受到不用支付失業(yè)保險的激勵,他們有時就會謀劃一個局,促使該雇員情緒失控而提出辭職。某公司執(zhí)行官玩弄權力可能就是為了激起另一個高層人士的情緒失控。
盡管爆發(fā)式放棄確實會讓你從禁錮中解脫出來,但它給你帶來的卻是迷茫的前景。緊接著爆發(fā)式放棄而來的是長時間的抑郁、沮喪和情緒激動(爆發(fā)式放棄通常也是這些情緒作用的結果),因此放棄者常常容易受到長時間的事后自責、反復思考甚至追悔莫及的折磨。多數(shù)情況下,它與真正的目標脫離南轅北轍,與對決式放棄一起,堪稱最糟糕的放棄類型。
貌合神離式放棄
貌合神離式放棄也稱作自欺欺人式放棄,因為放棄者表面上假裝不放棄,甚至還保證要繼續(xù)努力,但其實正朝著“出口”走去。許多合作項目——從中學共同完成社會研究報告的合作關系到成人世界的商業(yè)伙伴關系——都常常會受到貌合神離式放棄的困擾。放棄者通常不愿意爽快承認他們想退出,這就是驅(qū)使他們這樣做的主要原因。貌合神離式放棄還歸咎于文化上的壓力,以及其他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