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位法做不到,因為身體的自我保護
很多人對瑜伽有恐懼感,因為根本做不到老師要求的體位法。恭喜你,你的身體是聰明地在保護自己。身體會受傷,通常是,因為好勝的心刻意忽略身體的警告。
也就是說,做不到體位法是因為身體啟動自動保護系統(tǒng)──肌梭和高爾肌腱器,避免不當練習使肌肉被拉傷。尤其很多人練習瑜伽時,意志力過于堅強,常常勉強自己做太難的體位法,這時肌肉會啟動兩大監(jiān)視保護系統(tǒng)(又稱為受納器),像保安一樣隨時監(jiān)測肌肉的張力及強度是否超過極限。這個控制中心不在大腦,就在脊髓,像手不小心被針刺到,不需要再通知大腦,手先瞬間縮回來后,才開始驚聲尖叫。人體比我們想象中的聰明。
肌肉的兩大監(jiān)視保護系統(tǒng)
肌梭:監(jiān)測肌肉的長度及張力變化
肌梭位于肌纖維中,每一條纖維上都盤繞著狀似螺旋的神經(jīng)末梢,負責偵測肌肉長度及張力的變化。當肌肉伸展過度時,驚動到位于肌梭里的感覺神經(jīng),感覺神經(jīng)就會給脊髓發(fā)訊號,脊髓透過運動神經(jīng)元令肌肉馬上收縮,以避免肌肉過度拉長而受傷。
高爾肌腱器:偵測肌肉的張力變化
高爾肌腱器位于肌腱,負責偵測肌肉的張力變化。當肌肉張力太強,強到快要扯斷肌腱時,高爾肌腱器上的感覺神經(jīng)會迅速發(fā)出訊號至脊髓,這時脊髓會馬上透過運動神經(jīng)命令肌肉放松,以避免肌腱被扯斷。
小提醒-如何安全練習前彎
很多人無法前彎,一彎,背就拱起來,問題出在哪里?直立前彎時,預備動作是先將五根腳趾朝上讓大腿前側股四頭肌 “緩緩”處在用力狀態(tài),穩(wěn)定下半身向下扎根的力量后,再透過吸氣拉長上半身,吐氣收縮肚子,慢慢以髖關節(jié)為支點,將大腿后側的肌群緩緩伸展開來??吹健熬従彙眱蓚€字了嗎?
天地有陰陽之分,人體也是。當肌力不平衡時,代表著肌肉的陰陽失調,很多動作便無法正確做到,現(xiàn)在來看看人體巧妙的機制。
相互抑制反應——肌肉的陰陽機制
人體有600 多條肌肉,常用的有80 多對。沒錯,肌肉也會成雙成對!主要完成動作的肌肉稱為作用肌,也稱為主動??;配合放松以完成動作的肌肉稱為拮抗肌。作用肌與拮抗肌彼此角色相反,但兩者之間必須協(xié)調合作才能產(chǎn)生動作。例如股四頭肌和大腿后側肌群(腘膀?。┘礊橐粚?。
坐姿前彎的體位法中,當雙腿伸直時,扮演伸膝肌的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會收縮,此為主動肌,大腦會傳送訊號到大腿后側肌群令其放松,此為拮抗肌。意即股四頭肌想要將膝伸直,必須要大腿后側肌群配合,前者收縮,后者必須放松,否則就無法協(xié)調工作了。
對一般人來說,大腿后側肌群太緊而導致前彎時,膝蓋老是屈曲無法伸直,若拼命伸直只會讓股四頭肌過勞。建議先按摩大腿后側肌群,肌群放松后膝蓋自然就伸直了。
一般人膝痛的主因就是肌力不平衡,從而導致肌肉的協(xié)調性出問題。
緩,是指所有的動作都是在深呼吸的指引下逐一開展,慢慢地伸展緊繃的大腿后側肌群,一寸寸地拉長肌纖維,在人體可接受的安全值內伸展,再輕輕地超過肌纖維的極限,測試身體的接受度,但必須在吸氣后的吐氣下,神經(jīng)系統(tǒng)處在放松的狀況下,肌肉才能緩緩地被拉長。如此,才不會強暴地拉傷大腿后側的肌纖維,驚動到肌肉里頭的張力傳感器——肌梭。
一旦伸展的長度超過肌梭的容忍度,肌肉就會馬上縮短,膝蓋會自動彎屈呈保護狀態(tài),以保護大腿后側肌肉不會被拉斷,這就是人體的牽張反應。
當膝痛去看骨科時,醫(yī)師會用小槌子輕叩膝蓋,故意刺激伸展過度的股四頭肌,小腿會突然動一下,就是股四頭肌的肌梭受到刺激后,透過感覺神經(jīng)直沖到脊髓神經(jīng),再透過運動神經(jīng)命令大腿用力收縮。這是肌肉的自我保護機制,以避免因過度伸展而拉傷肌肉。
但有些人的身體很柔軟,肌肉富有彈性,不容易拉傷肌肉,反而容易拉傷肌腱,因肌腱不如肌肉來得有彈性,原因出在暖身不足或是太高估身體。而肌腱多是運動員最容易受傷的部位,一旦拉傷后不易復元,若再受到強烈拉扯,有再次斷裂的可能性。
也就是說,體位法做不到或做不到位,實際上是因為身體沒有準備好,身體會自動采取保護機制以避免受傷。
因此在練習體位法時必須要小心練習。慢,才是王道,慢慢練習瑜伽,才能體會瑜伽體位法深入骨子里的滋味,即便是簡單的動作,如山式都能沁人心脾。所以在課堂上,若你感覺自己在追動作,那么呼吸已無法串聯(lián)身與心,思緒混亂的心就像攪拌過的茶汁,再也無法透出琥珀色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