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請理解老一代(2)

千古文章未盡才 作者:劉志琴


人們往往從品節(jié)上評論中外人士的差別,比如說布魯諾受到宗教裁判,寧死不屈,當他遭受火刑時,仍然高呼:“你們燒死我,地球仍然在旋轉(zhuǎn)!”在中國很難找到一個像布魯諾那樣為追求知識而獻身的勇士,但卻可以找到很多為道義、民族而英勇就義的英雄豪杰。所以個人的品節(jié)不單是性格,更是一種信仰。

一般來說,宗教和科學容易開發(fā)出個體的超越性。因為上帝是凌駕人類之上的力量,不受人間約束;科學是探索未知的世界,它可能受到人類的干預(yù),并不受人世的支配。自然規(guī)則遠比社會規(guī)則更為深不可測,不是人類所能左右的,可人們?yōu)槭裁从秩プ巫我郧? 靠的是信念。信念是比生死存亡更高的意識,具有此種情懷,才有不畏死的行為。傳統(tǒng)中國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宗教和獨立的科學精神。宗教是出世的,中國的佛教和道教都被儒家化了,它們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入世情結(jié),為現(xiàn)實的人情世俗所左右??茖W在古代中國主要表現(xiàn)在技術(shù)層面,靠的是經(jīng)驗積累,師徒傳授,缺少獨立自主的科學精神。在中國只有道義能超越生死,這道義是以倫理為本位,倫理又是以家、國、民族利益為出發(fā)點和歸宿,家庭、國家和民族都是復數(shù),是群體,個人只有附著家、國和民族,才是有價值的存在。個人附著群體,那群體就消解了個人的意識,以群體的價值為個人的價值。因此人與人的差異,除了背景、環(huán)境、生理不同外,大多是性格特征,在價值觀念上不外乎儒、佛、道三家,佛、道很少進入主流的意識形態(tài),儒家則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人生的最高境界,這種價值觀主導中國數(shù)千年。持有這種人生信仰的社會,根本不可能出現(xiàn)為了說明地球繞太陽轉(zhuǎn)而獻身亡命的有志之士,這是古代中國不能產(chǎn)生布魯諾的重要原因。關(guān)于這點我在《公私觀念與人文啟蒙》一文中就中國人缺少個體意識的傳統(tǒng),作了初步的分析。

在群體價值消解個體意識的土壤中,很容易滋長脫離實際和造假的作風,而且還以“義正詞嚴”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包括撒謊者本人。有些不講真話的人未必有品質(zhì)問題,因為在政治運動中撒謊,往往是受到群體利益的驅(qū)動,自己也可以原諒自己,理由諸如:顧全大局;個人事小,公家事大;公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個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不要只看一個指頭,要看到九個指頭云云。只要持有這種理由,說了彌天大謊,也可以面不改色心不跳,不必受到良心譴責,這種狀態(tài)中很難有個人的自悟,也沒有誠信可言。所以在中國不講誠信是群體道德的缺失,是在“正義”掩蓋下的非正義行為,這是制度的塑造,并不完全是個人責任。試想,當一個人的內(nèi)心有這“道義”的驅(qū)使,周邊有超強的壓力誘導,其結(jié)果只能是徹里徹外的投降,而且還心甘情愿。

上個世紀60年代有一部《歐陽海之歌》,在中國發(fā)行三千萬冊。這是按真人真事寫作的紀實小說。作者如實寫出歐陽海出身貧困、哥哥被國民黨拉了壯丁、本人當過乞丐的經(jīng)歷,可在審查后,傳出江青的指示說,怎么能寫他哥被拉壯丁?這不成了反動軍人的家屬! 乞丐也不行,這是游民不是貧農(nóng)! 小說寫他臨終時對生命的眷戀,也成了修正主義。接受這批示就不得不篡改歷史,而且有理可據(jù),振振有詞。辦雷鋒展覽也是如此,雷鋒那件皮夾克,上了撤,撤了上,反反復復,不以事實為根據(jù),一切按宣傳需要而轉(zhuǎn)移,為了表現(xiàn)他艱苦樸素,非撤不可。小事尚且如此,大事大謊者不知有多少。從上到下提倡這種風氣,弄虛作假怎能不彌漫全社會。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