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爾斯—瑪利亞 偉人之狂(16)

德意志靈魂:帶你認(rèn)識真正的德國 作者:魯成文


德國大地上的狂歡節(jié)是出了名的。它們肯定不是來自尼采的啟示,恰恰相反,是它們啟示了尼采。德意志大地上養(yǎng)成的民族就可謂是“狂歡的”民族,是說既是理性的民族,也是非理性的民族,是理性與非理性混沌在一起的民族,如果“混沌”還意味著生命的完整的話,尼采在《快樂的科學(xué)》所說的那種混沌就是“世界的總體特征是總體上的永遠混沌,這不是在缺少必然性的意義上,而是在缺少秩序、劃分、形式、美、智慧,以及一切稱為感覺的諸人性之物的意義上講的”。那么,德意志民族難道就真的不可以得到更多的贊頌嗎?

另一種肉體越界方法,乃是“文化性瘋癲”。尼采認(rèn)為它是偉大的先行者超越了與他共處的那個時代的普通人的識見水平,而被世俗之人給予的修辭上的說法?!肮陋?,以自己的標(biāo)準(zhǔn)去衡量一切,這在當(dāng)時是違背時尚的。如果誰喜歡這樣做,人們就說他是瘋子”。

成者,為偉人,被頌。

敗者,為“瘋子”,被貶。

至于那種真正生理上的瘋子,也就是尼采日后竟然也成為的,尼采的評價并不高,認(rèn)為那只能說明人喪失了能力,此外,再也不能說明其他問題。

尼采曾談及自己閱讀荷爾德林《恩培多克勒之死》的體會:“一個人能使這么多人受感動,我覺得這比閃電襲擊森林更為可怕。”早在17歲的時候,尼采就在一篇作文里,贊美恩培多克勒“出于神的驕傲,出于對人的蔑視,出于悲觀厭世”而死?,F(xiàn)在他更從荷爾德林的這一作品中,聽到“不幸的作家荷爾德林的未來”,即“一座常年精神錯亂的人的墳?zāi)埂薄?/p>

這是一個將瘋者對一個已瘋者的聆聽,一個偉大者對另一個偉大者的同情與呼應(yīng)。

各種瘋癲,雖然折損了個別生命個體,但可能在文化上表征了一個民族在體驗生命活動的廣度上的拓展與在深度上的發(fā)掘。

我不想再問,誰真正看懂了荷爾德林發(fā)瘋后36年間寫的那36首詩歌,即《塔樓之詩》?

我現(xiàn)在想問,誰還想去聽懂發(fā)瘋后的荷爾德林和發(fā)瘋后的尼采即興彈奏的那些鋼琴音樂?

——最后,是音樂最親密地伴隨著他們,直至死亡。

尼采是一個典型的愛樂之人。除了《生命頌》外,他還創(chuàng)作了《英雄的抱怨》《小溪奔流》《匈牙利進行曲》《匈牙利原野上的月光》《交響詩——歐曼納利奇》《曼弗雷德冥想曲》等作品。德國著名的男歌唱家狄斯考非常喜愛尼采其人其說,乃至其創(chuàng)作的音樂,在晚年與鋼琴家萊曼一起錄制了《尼采:歌曲,鋼琴小品,情節(jié)劇》。

當(dāng)瓦格納的鋼琴演奏技藝屬于一般水平,他常自稱自己彈鋼琴就像“老鼠吹笛子”的時候,尼采的鋼琴水平卻得到了作曲家科澤里茨的欣賞,因為“尼采手指擊鍵的力度很大,但毫不生硬,他的演奏是對話式的、復(fù)調(diào)的,具有多種多樣的分度”。雖然瓦格納認(rèn)為尼采對作曲的理解并非像他自以為的那么深,但也承認(rèn)尼采的即興演奏水平很高,甚至在巴塞爾流傳著有關(guān)尼采這方面的“罕見的自我陶醉”。

在尼采的觀念中,酒神是藝術(shù)和人生的原動力,日神乃是調(diào)整它的形式,或者更形象地說,是遮住其狂野部分的一層面紗。而我,視音樂同時為那遮掩者與被遮掩者。

按照尼采的說法,“日神的醉首先使眼睛激動,于是眼睛獲得了幻覺能力。畫家、雕刻家、史詩詩人是卓越的幻想家。在酒神狀態(tài)中,卻是整個情緒系統(tǒng)激動亢奮,于是情緒系統(tǒng)一下子調(diào)動了它的全部表現(xiàn)手段和扮演、模仿、變?nèi)荨⒆兓哪芰?,所有各種表情和做戲本領(lǐng)一齊動員”。而我,會將酒神狀態(tài)的藝術(shù)理解為整體藝術(shù),同時,意味著我也想說整體的藝術(shù)發(fā)軔于音樂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