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道教因鶴鳴山和青城山,而成為深入中國人骨髓的本土宗教,甚至成為他們?nèi)粘I畹木裰髟?。青城山的“味道”便由此與全國眾多的名山勝景區(qū)別開來。
二
這里說的“味道”,當然不是指道家的飲食,也不是他們洞天福地所自釀的乳酒,雖然這也是不可缺少的“味道”。這里的“味道”是個動詞,目的是為了體會“道教”之大道,品咂其中對成都人、四川人乃至中國人潛移默化的影響。換言之,道教對一座山是如何依憑的,一座山是如何接納道教的,道教與山水有何等妙不可言的玄機,值得我們仔細梳理,深深挖掘。
公元 143 年,在寫畢 24 篇道書兩年過后,張陵到達青城山,開創(chuàng)了道教與青城山永無完結(jié)的深厚淵源。到達青城山之初,當然他還是干的老本行,驅(qū)邪降鬼,開壇闡道,所以像擲筆槽之類的傳說,無不是他施法神跡之所在。不特如此,張陵會三界萬神于黃帝壇下,設立 24 個教區(qū),弘揚道法,且羽化登仙于此。在找到青城山這樣更符合道教理想的圣地后,鶴鳴山作為道教初始之地的鼎盛期已然結(jié)束??梢哉f越到晚近,青城山的盛名可以使許多道教圣地湮沒不彰。許多道士,特別是游方道士,在前往青城山學道后,就再也不想挪窩,可見青城山的魅力,就連出塵修道之士也無法抵擋。近代青城山道教的重量級人物、當家人彭椿仙——其間他雖因與彼時的當家者在道觀的管理上意見不合而出走,最后還是因?qū)η喑巧诫y以割舍的喜愛而回來,進而當家而成一代道教大師——就是由游方道士而定居青城山的。
青城山當于茶馬古道的要沖,是少數(shù)民族和漢族接壤之處,亦是原始宗教與道教的交會之所。但這里的深幽青碧,頗合道教見素抱樸、清靜無為之旨,因是道風日熾。加以滿山道觀的熏染與培植,復以枝柯覆地的完好植被,真是幽深靜謐的安心洗肺之所。每回去到青城山,便有一種清幽與冷寂在你周圍陪伴,即便盛夏也是一片清涼世界,剔除塵俗之慮,真是別有洞天。而在青城山之外,那不遠處的人浪熱氣、世俗名利,只有令人生出同情的念想。20 年前第一次識得青城山面目,加以彼處朋友亦不少,所以幾乎每年都有去一次的機會。這樣的機會,在別人要去額外地求索,而在我則是抬手舉足,費時無多即可獲得。內(nèi)人及她的女友們每隔一周的星期五,把登青城山作為她們畫畫、鍛煉身體的方式,想想真是一種難得的幸運。
從鶴鳴山而至青城山,從張陵到其子張衡,再到張魯,道教的擴張路線,一是沿峽江水道將巴蜀聯(lián)結(jié)起來,二是沿金牛大道將道教從巴蜀擴張到陜西,沿途道觀不計其數(shù),如劍閣縣即有同名之鶴鳴山,至今仍存有隋唐時期的許多道教石刻,由此可見道教擴張路線圖。張魯在漢中主政時,將道教與他的政治政策結(jié)合起來,用政教合一統(tǒng)治了整個漢中 28 年,從而也為五斗米道亦即后來的天師道的進一步發(fā)展壯大,立下了不朽的功勛。后來,張魯降于曹操,五斗米道于是由巴蜀至陜西、河南,而至江南??梢院敛豢鋸埖卣f,鶴鳴山、青城山是道教的總根據(jù)地,廣袤的巴蜀大地上,現(xiàn)存的 457 通道教碑刻文字(見龍顯昭等主編《巴蜀道教碑文集成》)便是明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