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和服美PK中國紅

每一滴水上安住,每一段路上幸福 作者:鄭莉


京都曾經(jīng)是日本的多朝都城,精神故鄉(xiāng),以神社、佛閣等歷史建筑物、庭院、繪畫、傳統(tǒng)活動、京都料理為代表,被稱為“千年古都”。在二戰(zhàn)時期,差點被美國的原子彈焚毀。由于中國建筑家梁思成的極力保護,才得以幸免。這座城市的存在,是有所犧牲的。

其實何止一個城市有這傾城之災,我們看到的又何嘗不是這世界的幻象?我們該如何才能夠從內(nèi)心深處養(yǎng)成平和,而不會再度制造災難,制造毀滅?佛家說,萬事無常,就在這無常中,我們彼此慰藉著。

京都給人這樣一種變幻無常的感覺,你看它的房子,沒有高層建筑,古意盎然。人們過的生活節(jié)奏明顯比東京要慢。我們來到這里的西陣織和服會館觀摩,可謂飽攬了日式傳統(tǒng)文化盛宴。

二樓有無數(shù)傳統(tǒng)藝術家正在繪制、制作和服,而且他們大多都是上了年紀的老藝術家。從這些藝術家身上,你又一次看到了日本人的認真、精心和一絲不茍。他們的后背大多很深地彎下來,仿佛整個人已經(jīng)全然放在了作品上,不允許有一絲一毫的問題。老藝術家們大都銀發(fā)蒼蒼,但他們?nèi)匀粸榱宋幕膫鞒心托牡毓ぷ鳌?/p>

來和服會館的世界各地旅客很多,人們還在等著一個表演,那就是和服表演。

這個國家的唯美陰柔氣質(zhì),可以從和服表演上全部展現(xiàn)出來。這種溫柔如同溫帶海洋性氣候,讓你想起中國內(nèi)陸的一些南方小城市,那里的女子也有很多膚質(zhì)細膩柔滑,眉眼清秀,站在你身邊,會如同水珠一般地化掉,輕輕朝你招一招手,你就心曠神怡起來。

和服之美,美在其神韻,女人們穿著起來,不至于覺得緊繃,也不至于過于寬松。它在輕松之間,腰間用腰帶一系,再在后腰部變化出一些不同。寬的腰帶可以盡顯女性的美感,也給人帶來一種厚重的安全感,女人寬和的態(tài)度讓人舒心。另外就是寬大的水袖,雙手半舉起來,又是兩幅畫,古意盎然,詩意流露。同時,其通氣性又特別適合當?shù)貧夂颉?/p>

再就是木屐子,也讓人想起宮廷。其實中國人在清代也是穿著木屐子的。這和服明擺著沿襲了很多中國文化的傳統(tǒng)。公元8世紀,中國唐代服裝傳入日本,對日本的和服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當時和服的名稱,如“唐草”、“唐花”、“唐錦”等?!柏烆^衣”、“橫幅”以及后來的“和服”,都受到中國唐代服裝的影響。日本人將他們對藝術的感覺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在和服上。和服文化經(jīng)過數(shù)千年的演變,時至今日,也逐漸發(fā)展成文化內(nèi)容較為豐富的服裝種類。不僅有男女和服之分,未婚,已婚之分,而且有便服和禮服之分。

是的,在日本,你會常常看到人們在不同場合穿著和服,比如典禮儀式、婚慶、晚宴、畢業(yè)、訪友等,把這傳統(tǒng)服飾發(fā)揚光大了。

欣賞和服表演,你可以觀賞女子與服飾之間的渾然天成之美,那一舉手一投足,流暢自然。服飾自然地同人相映,好像彼此早就是心靈相惜的朋友。

我個人比較喜歡和服的時尚性。在快節(jié)奏的當下,如果你缺少名貴的所謂西式禮服,穿一套得體的和服去赴宴也絕對不會讓人感覺不妥。畢竟,這種服飾還是根植于東方文化,也符合東方人的氣質(zhì)和審美。光是上面的色彩暈染,都已經(jīng)可以幫助別人了解含蓄東方文化的精髓了。

我一直覺得,西式洋服是西方人的民族服飾,而我們也應該有自己的民族服飾。對于中國人來說,就是漢服、唐服以及旗袍等,但我們好像已經(jīng)很少在重要場合穿著,穿起來也并不講究。我們骨子里,好像正在慢慢遺忘民族文化。所以,我特別珍惜對民族感的保留和發(fā)揚。而這留給我們國人的,應該是很重大的功課。

和服表演模特的步態(tài)、笑容、動作等還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日式女子那種我見尤憐,謙卑隱忍又嬌艷欲滴的氣質(zhì)也讓我折服。又想起徐志摩那首詩:“最是那一低頭的溫柔,像一朵水蓮花不勝涼風的嬌羞?!?/p>

中國在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應該珍惜與弘揚優(yōu)良傳統(tǒng)文化。首先從服飾上,我們就應該建立起自信,學會穿本民族的服飾,并大膽地穿到各種場合去,讓人真正地欣賞中國美。

就像日本美你必須從和服上發(fā)現(xiàn)一樣,中國美你就得從中國傳統(tǒng)服飾上發(fā)現(xiàn)。張藝謀之所以可以聞名海外,也是因為他對于中國文化的發(fā)揚與傳承。那么,對于我們年輕一代一定不能夠忘了這些。不要以為自己能穿上迪奧、香奈爾就多么不得了,一定要自豪地穿上中國自己的服裝,走在世界的舞臺上。

我自己的衣柜里一定得有幾件旗袍,而且每回去蘇杭,我也會買回一兩件來穿著欣賞。該是幫它們拂去灰塵,重見天日的時候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