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jié)是一年中重要的節(jié)日,它的習俗都與先民從“穴居”到“野處”有關,如鉆燧改火、淘井插柳、踏青、挑薺菜等。新春來了,三陽開泰,萬象更新。冬天用于取暖、照明和烹飪的火種,不再使了換新的,于是有重新鉆燧取火。唐宋兩代,宮廷還以新取出來火,分贈予貴官豪門,唐詩名句“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就描寫此事。淘井,也是除舊布新,掏出舊水,取用新水。插柳其意也在于迎接新春,留住春光,因為“柳者,留也”。辛棄疾的名句“城中桃李愁風雨,春在溪頭薺菜花”,人們到郊野挑薺菜是讓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也帶上一點綠色、春色,沾一點野味。
唯獨自宋代以來特別看重的掃墓,這倒不是上古所遺的習俗??鬃诱f“古也墓而不墳”,墓地沒有隆起的標志,當然就不可能有掃墓祭祀之事。清初博學的毛奇齡在《辨定祭禮通俗譜》卷二《清明日、霜降日行墓祭禮》中指出,到墓上祭祀亡靈的習俗形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睹献印分兄v述的“齊人有一妻一妾”的故事,那位吃得滿嘴流油的“良人”就是在墳墓間乞求祭祀之余的,可見當時就有了墓祭。
戰(zhàn)國以來,祭祀亡靈,春季在寒食節(jié)。寒食節(jié)定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在清明節(jié)前一二日。最初這是個北方的節(jié)日,紀念晉國介之推的。介之推,晉國人,是流亡公子重耳的隨從,在外流亡19年中備嘗艱險,回到晉國后又輔佐重耳登上諸侯之位,但他不求回報,奉老母隱居綿山。重耳得知以后,派人到綿山,請他出山,但找不到介之推,于是想通過燒山逼他出山,不料介之推堅持不出,抱樹而死。人們出于對這位忠臣的同情,在清明之前一兩日不舉火、吃頭天做好的食物,并祭祀介之推,后來也兼祭自己家的過世之人了。這個節(jié)日也流傳到南方,《荊楚歲時記》記載“去冬節(jié)(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風甚雨,謂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餳大麥粥”。唐玄宗開元二十二年把寒食節(jié)這個民間祭掃的習俗“著為令”,成為公共祭掃日,公務人員還給假,以便出城上墳。寒食節(jié)與清明節(jié)相差一兩天,習俗又有相近之處,逐漸混淆,到了晚唐五代也就有人在清明祭掃的了。宋代清明祭掃遂成風俗,流傳至今,清明與掃墓簡直是密不可分了。
宋代中葉以后,經(jīng)濟文化逐漸南移。形諸詩文的清明祭掃活動以寫在南方者為多,而南方此時,桃李花期已過,苦多風雨,再加上祭掃活動就會給人以凄涼之感。晚唐杜牧那首“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本來只是寫春雨之中路人的感受,與祭掃無關,但后人讀此詩,那凄迷的境界,淡淡哀愁總會把它與清明時節(jié)對逝者的懷念聯(lián)系起來。杜牧這首小詩影響極大(通俗詩歌選本如《千家詩》《唐詩三百首》等大多選此詩,明清時調(diào)還把它寫入歌詞),幾乎為以后詩人歌詠清明節(jié)定了格。特別經(jīng)典的一首是南宋吳文英懷念離去姬人的《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瘞花銘。樓前綠暗分攜路,一絲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曉夢啼鶯。”(上闋)不僅懷念離人,更哀嘆轉(zhuǎn)瞬即逝的春華,詞人把殘花落蕊收集起來埋掉,還寫篇墓銘,名之曰《瘞花銘》,以志悼念。大約《紅樓夢》寫林黛玉葬花就受到吳文英啟發(fā)罷!很少再有人問一下這個節(jié)氣為什么叫清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