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玉樹的另一種拯救(2)

子弟 作者:楊瀟


這當然不是簡單的“親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但災難場面確實被加入了某種緩慢而神秘的東西,變得不那么激烈了。

和東部不同,結古鎮(zhèn)的西部和南部,多是藏民的自建房屋,其中大部分又屬“磚筑土坯”結構,“這種房子地震的時候是四面墻往中間擠壓,垮塌后廢墟里幾乎沒有空間,”一位地震專家說:“很多人其實不是被砸死,而是窒息而死的,所以挖出來的時候臉色發(fā)紫。”

因此,對于玉樹,“不是黃金72小時,而是黃金半小時。”這位專家說。

多位藏民說,第一支救援力量來自城北的結古寺。結古寺建于公元15世紀,是玉樹地區(qū)最大的寺廟。1937年,九世班禪曲吉尼瑪在返藏途中即于該寺圓寂。在結古鎮(zhèn),只需抬抬頭,就能看見沿山形而建的結古寺。寺廟圍墻用紅白黑三種顏色涂成彩條狀,是薩迦派的標志,分別象征著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和金剛手菩薩之智慧、慈悲和力量。

地震襲來時,結古寺的僧人正在可容納千人的大經(jīng)堂修早課?!敖?jīng)堂的一側塌了,我們看看自己人沒什么問題,就直接趕到州上去救人,”一位僧人說,“那一天就是挖人,再就是把沒人認領的尸體運到我們寺院保管?!?/p>

而在結古鎮(zhèn)以南168公里的囊謙縣,康乃寺200名僧人中的160名已經(jīng)啟程北上,他們于當天12點半抵達,加入救援大軍。

在更遠的地方,四川成都,出差在外的圖登多吉活佛早晨8點看到了玉樹地震的新聞。他是四川甘孜州石渠縣江瑪佛學院的院長,看到消息后立刻給佛學院電話,信號不通,他便將電話打到縣里,請老百姓進寺通知,讓20個喇嘛先趕往140公里外的玉樹查看情況,然后自己開車從成都出發(fā),也一路向西北趕去。

最大規(guī)模的宗教救援力量源于甘孜州色達縣的五明佛學院。這座世界上最大的藏傳佛學院學徒過萬,學院安排老幼體弱者留寺誦經(jīng),年富力強的僧人則自發(fā)坐車趕往玉樹救災。一位五明佛學院的喇嘛告訴媒體,學院來了2000多名僧人,每100人分成一個小隊,分頭行動。

“托寺院的福?!币粋€藏族小姑娘說。她看起來不大擅長表達自己的感情,但講到喇嘛的幫助時,她脫口而出這句話。

事實上,身著赭紅色袈裟的“阿卡”(僧侶)在結古鎮(zhèn)幾乎無處不在。藏區(qū)寺廟由信眾供養(yǎng),許多虔誠的藏民將自己的大部分收入都捐給寺廟,是寺廟回報信眾的時刻了。

在路上的圖登多吉和學院保持著聯(lián)系,不斷增派援手,“我告訴他們,不要去有軍隊的地方,哪里還沒人來得及救,就去哪里?!爆F(xiàn)在,他們在牦牛廣場搭起帳篷,帳篷內(nèi)點起酥油燈,掛起“聽聞解脫”的圖畫,帳篷外則支起三口大鍋,用自己從四川帶來的米為災民煮咸粥喝。在中午或者傍晚,每一個路過牦牛廣場的人都會得到小喇嘛友好的招呼:“喝茶不?”

康乃寺一位通曉漢語的喇嘛,指揮著幾位年輕的僧人,與救援部隊合作,一同掀起一塊巨大的預制板——之前有藏民讓他轉(zhuǎn)告部隊,這塊廢墟下面有一家3口人?!斑@幾天很難,(死的)人太多了,我們已經(jīng)超度了好多人,每處只能花15分鐘。”

“平時,要是在街上發(fā)現(xiàn)了死去的流浪漢或者乞討者,通常的做法就是寺院主動處理,為他們超度亡靈?!币晃徊刈迦苏f。

在世俗的層面上,“阿卡”們充當了街道辦事處和居委會的角色,以他們的威望與非官方身份(當然還有語言優(yōu)勢),幫助修復了被地震震裂的基層組織。

另一位藏族人剛剛在地震中失去親人,但仍然平靜地協(xié)助“阿卡”們維持秩序,在他的眼里,干部只是過客,“都是辦事的”,喇嘛則是一生的寄托者,“我們死后終歸要經(jīng)過他們的手送上去,我們的終生都寄托在他們身上?!?/p>

對于漢族人來說,死亡是生命的終結,而在藏族人眼里,生只是輪回的一環(huán),是朝向死的準備過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