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導論 巴黎之誤(2)

責任的重負:布魯姆、加繆、阿隆和法國的20世紀 作者:托尼·朱特


因為不僅法國革命者們自己明白,他們的所作所為從根本上而言是斷章取義的,就連他們的后繼者和敵人也沿循這一本能,把大革命本身視為適合進行歷史論爭的首要陣地。誰能“控制”對法國大革命的闡釋權(quán),誰就能控制法國,或至少能在大革命后的法國搶占有利位置,主導關(guān)于政治合法性的論爭。不單對馬克思及其繼承人,而且對托克維爾的自由派一系以及約瑟夫·德·邁斯特(Joseph de Maistre)及其反革命兒女而言,對1789年巴士底獄“陷落”以來的10年法國史的理解,具有和政治理論與實踐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時,不僅限于法國——此后兩個世紀里,對法國大革命的“恰當”解讀在許多情況下給世界各地的激進和反動思想制定了意識形態(tài)綱領(lǐng)。

但是,大革命是在法國爆發(fā)的;政治和公共生活實踐鑄成的最持久、最具分裂性的后果都落在了革命發(fā)源地,并非全系偶然。法國是歐洲最古老的單一民族國家。因此,18世紀末的革命者們手頭已有一大把歷史可以做文章。從那時起,大革命的諸多事件及其在國內(nèi)造成的后果就提供了一塊獨一無二的沃土,那里結(jié)出了異議、爭斗和分裂之果,而在這塊土地上,在這個地理、制度和語言上的身份早已得到確認并固定下來的民族之中發(fā)生的戰(zhàn)爭,使得這種種爭端更加尖銳,更加你死我活。

與她的歐洲鄰居們相比,法蘭西太不一樣了。在德國或意大利,那些導致國內(nèi)沖突和政治動亂的分裂敵對并未讓民族國家早早降臨,也沒有呈現(xiàn)出倒退回早期國家的癥狀。自然,對本民族集體歷史應(yīng)居何許位置,當如何解釋,德國人和意大利人也有很多爭論,有些和法國的還很相似。然而,這些爭論常常與“德國人”或“意大利人”內(nèi)部的歷史無關(guān),其涉及的是對局部的、地方性的歷史的不同理解,直到很晚,這些局部歷史才被納入作為一個單一民族的德國或意大利的歷史(有時這非??上В?939年、1919年或1878年前的東歐和東南歐地區(qū)的國家歷史,不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都常常只是一個“虛擬的”存在。人們爭論歷史,爭的與其說是政治,還不如說是神話傳說,盡管仍得為此頭破血流。

所以說,法國與眾不同。種種跡象表明,法國應(yīng)是唯一一個涌現(xiàn)了一大批討論其“記憶地”的學術(shù)出版物的國家——這些“記憶地”集體體現(xiàn)著這個國家對自己傳統(tǒng)的理解。更具象征意義的是這樣一個事實:如果說四卷中等篇幅的作品就足夠容納“共和國史”和“民族史”的話,要編一部“法國史”沒有洋洋三大卷是拿不下來的,其中最大的一部分用來寫“沖突與分裂”。給歐洲其他任何一個民族國家的共同歷史記憶建一座學術(shù)紀念碑,都不需要建成如此規(guī)模,人們也很難理解,這部書何以必須有6000頁那么厚,更無法相信法國人竟不得不以如此浩繁卷帙去解釋那讓國民們彼此相敵的昔日。 參見皮埃爾·諾拉編《記憶地》,7卷本,(Paris:Gallimard,1984—1992)。一邊是法蘭西表面上的大一統(tǒng),另一邊是四分五裂的現(xiàn)代法國無休止的激烈爭吵,兩者之間存在的緊張,乃是這個國家及其歷史中最突出的特征。

20世紀渙散飄搖的法國有三大病癥被談?wù)摰米疃啵赫紊系淖笥覂膳蔂巶€沒完沒了;維希政權(quán)及其對民族道德境況的惡劣影響延續(xù)了數(shù)十年之久;政治制度的持續(xù)不穩(wěn)重現(xiàn)了19世紀的情形,正如19世紀也重現(xiàn)了18世紀十年大革命的政治和制度斗爭,并為其畫上了句號。自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結(jié)束到阿爾及利亞戰(zhàn)爭的40年間,法國經(jīng)歷了四個不同的政權(quán),從議會共和制到老人獨裁政治的多種不同的政治體制;在其中第三個政權(quán)——法蘭西第四共和國——存續(xù)的短短14年中,政府平均每半年更迭一次。

觀察家和歷史學家把這三個癥狀統(tǒng)稱為“法蘭西病癥”,它們直接來源于對法國共同歷史——特別是法國大革命的遺產(chǎn)——的相互沖突的解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