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是尋繹人間信息的特殊線索
這是一張老照片,上面寫著具體時間,是民國十三年四月二十日,就是公元1924年。那一年,我爹都還沒有出生,他是1926年出生的。這照片距今已經(jīng)有九十一年了。上面寫著“平遙留省一中同仁歡送”。下面有七個人,是溫光庭、裴思詔、趙保三、史子鑄、高良材、侯汴春、梁肅主,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大概是這七人。這張照片非常有意思,我想它不是搭景拍的,它上面這個景色,今天已經(jīng)不復存在,將近一個世紀過去,我們已經(jīng)看不到這樣的景了。
在照片上面可以捕捉到很多信息。這上面的每個人都顯得很富有個性。社會有多艱苦,從每個人的相貌狀態(tài)上,就可以看出來。人越早熟越表明社會的艱苦,今天的孩子都一方面早熟,另一方面是晚熟。早熟的是不該知道的都早熟了,該知道的都晚熟了。所以我們有時候看,他們很多都大學畢業(yè)了,臉上還滿是稚氣,不能應付今天的社會。
一百年前在中國受教育,是一個天大的事情。這上面的二十八個人理應都是中學畢業(yè)生,即將走向社會。這些中學畢業(yè)生比今天的博士生還稀罕。今天有個博士生,倒沒那么稀罕。過去這些孩子受這樣的教育,一定要有一個比較殷實的家庭背景。讀書是很費錢的。我去年回家的時候才知道,當年我爹讀書每年要賣四畝地,一畝地一塊大洋,賣四塊大洋讀一年書。我爹讀了十年的書,花了四十塊大洋,這些錢在當年家鄉(xiāng)那個小海島上,能買四十畝地。所以我老說今天讀書再貴,也沒有我爹當年讀書貴。我爹正因為讀書,才出來參加革命,才有了我。
這張照片上面所提到的平遙省一中,我們不得而知是哪個學校。查了一下資料,平遙中學非常有名,它恰恰創(chuàng)立在1924年,就是民國十三年。1924年平遙中學創(chuàng)立的時候叫勵志中學,正跟這幫孩子的狀態(tài)吻合。
到1956年的時候,平遙中學被評為“雙重點”中學。今天老說重點中學。1958年的時候更新的一個事來了,平遙中學變成了平遙綜合大學??上н@平遙綜合大學只存在了三年,1961年的時候,不知什么原因把它解體了,又回歸為平遙中學。
如果照片上這些人跟平遙中學有關,或者跟早期的平遙中學有關,我們就很希望知道一些秘密。憑肉眼觀察,當時最年輕的應該有十五六歲。今天要找他們二十八個人,如果這些人還有活著的,現(xiàn)在的年齡至少要在一百零五歲以上。但是我想,他們一定有后人在世。剛才說了其中七個人的人名,再有這些人都有精確的相貌,那我想有很多人可能知道,這是他祖上的誰誰誰。我們倒很希望,通過《都嘟》這個節(jié)目,能發(fā)掘到這上面某一個人的后人,我覺得這是我們做的一個功德無量的事,會找到很多聞所未聞的故事,說不定能夠填補正史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