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羅大總統(tǒng)只說對了一半,戰(zhàn)事總要爆發(fā),但不是菲律賓與關(guān)島,而是美國本土。胡適離開白宮剛到使館,就接到了羅斯福的電話。對方用激憤得有些顫抖的聲音說道:“胡適,方才接到報告,日本??哲娨言诿土乙u擊珍珠港。”——太平洋戰(zhàn)爭的序幕就此拉開。
幾年后,美國著名史學家、哥倫比亞大學名教授查理•畢爾在他的名著《羅斯福總統(tǒng)與大戰(zhàn)之序幕》一書中,視胡適為日軍偷襲珍珠港的罪魁禍首。畢爾在書中所說的大意是:美日之戰(zhàn)本來是可以避免的,而羅斯??偨y(tǒng)為了維護美國資本家在亞洲的利益,不幸地上了那位頗為干練的中國大使胡適的圈套,才惹起日軍前來偷襲珍珠港,最終把美國拖入了可怕的世界大戰(zhàn)。
查理•畢爾所言雖不免過于夸張,但也透出了一個內(nèi)在的事實,即胡適當年接受大使職務(wù),便是為此一“大事因緣”而來。胡適“在大使任內(nèi),運用一切方式和力量推動美、日交惡,是眾所周知的。他一心一意要把美國帶進太平洋大戰(zhàn),使中國可以有‘翻身’的機會。”[16] 隨著美英等國正式對日宣戰(zhàn),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全面爆發(fā),胡適這一“大事因緣”就此了結(jié)。此時的胡適再也不能忍受宋子文、孔祥熙等幾個“老二”的擠壓與羞辱,毅然決定掛冠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