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未經(jīng)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2)

守望的距離 作者:周國平


商務(wù)印書館最近相繼出版了柏拉圖的《游敘弗倫·蘇格拉底的申辯·克力同》和色諾芬的《回憶蘇格拉底》的中譯本,為我們了解蘇格拉底其人和其思想提供了方便。研究者們一般認為,前者有把蘇格拉底理想化的傾向,后者更符合歷史真實。

我倒覺得,作為哲學家的柏拉圖,比作為軍人的色諾芬,更能理解他們的這位哲學家老師。在柏拉圖筆下,蘇格拉底更像一位哲學家。在色諾芬筆下,蘇格拉底卻顯得有些平庸。例如,蘇格拉底認為智慧即美德,這在前者筆下突出的是理想人格的鍛造和心靈的自我享受,在后者筆下則往往把美德歸結(jié)為節(jié)制,又把節(jié)制歸結(jié)為獲取最大快樂的手段。又如,蘇格拉底之所以從容就義,色諾芬舉出兩點非常實際的考慮:免去老年的痛苦;死后的聲譽。柏拉圖筆下的蘇格拉底則以他特有的機智方式作一番推論:死后或毫無知覺,如無夢之夜一樣痛快;或遷居彼界,得以和古來志士仁人相處,不必與為思想而殺人者打交道,實為無限幸福。他的結(jié)束語是:“分手的時候到了,我去死,你們?nèi)セ睿l的去路好,唯有神知道?!闭軐W家的幽默和達觀,躍然眼前。

我并不主張對蘇格拉底哲學作過高評價。他把哲學的注意力移向人生,誠然是一大功績,但他進而把人生問題歸結(jié)為倫理道德,視野又未免狹窄了。其實,人生意義問題的提出,是以絕對為背景的,哲學的智慧不在于就人生論人生,而在于以絕對為背景對人生意義作出說明。赫拉克利特說,智慧不等于知識,智慧在于認識一,即絕對和永恒。蘇格拉底卻把智慧與知識等同起來,又把知識與美德等同起來,盡管他強調(diào)的是“關(guān)心自己的靈魂”,但是,如果像他那樣把對于絕對的渴望從靈魂中排除出去,視為無用無謂之事,那么,靈魂就不成其為靈魂,而智慧也降為一種道德知識和處世之道了。在這個意義上,我認為蘇格拉底比起赫拉克利特來又是某種退步。不過,盡管如此,蘇格拉底的“未經(jīng)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一語仍不失為至理名言,是一個真誠的哲學家應(yīng)有的信念,只是我們應(yīng)該以更加廣闊的眼光去省察人生。

1985.10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