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生這里說的兩種書,我手中也有。前一種,是見張先生在柜前欣賞,口中夸贊,推想是那種拿到手,單看裝幀就美得不行的書,自己才因心羨,趨而購之的。后一種,是書剛印出,鐘先生就從長沙寄來的,非但不必自掏腰包而白看,還能親獲扉頁上的題簽,當作紀念品而存留于架上,或謂是收下一寸丹心了。這本不很厚的書,裝幀、版式、配色和用紙,特點是素,素和雅常常為配。鐘先生對自家書的外觀設計,縱然不是親自動手,想必也是有過見解的。而那本顯得厚重的《兒童雜事詩圖箋釋》,是他一手包辦,誰見了都會說好,好,離不開經營的苦心,連我這門外漢,抬眼一看,也知道不容易。張先生懂這里面的學問,他將這份功勞記在鐘先生的身上,是“說開本、封皮、版式、套色、邊框、字體、行距等等,都美得了不得。尤其箋釋,每一首的,與詩和圖對稱,也是遍全書,恰好兩面,真是神乎技矣”。技,并非雕蟲之功,對身懷全才的編輯家,更不能算末節(jié)。我多年所干為報紙,深知畫一個漂亮版面的難,況書籍乎?在這方面,鐘先生也是“惟日孜孜,無敢逸豫”,因了他的學養(yǎng),大到文章,小到裝幀,都深有講究。比起他的功力,我只有聞風而仰慕了。雖拜金主義大行其道,鐘先生卻不順適其流,一仍舊慣,肯埋頭于學海,所取者之遠,恐為常人難及??v使身外的浮躁氣難以抗,卻可以躲,尋片時之靜。他能和張先生坐談多時,想必也是話多投機吧!他倆的那一頓餐,沒外人,喝沒喝兩口兒,我不得知,但推想即使是,也是小杯淺酌,因為據(jù)我的了解,二位的詩文雖好,卻未必伴與酒香。語曰:“圣人之情見乎辭。”在我看,文心的交融,其境當遠在李太白“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之上了。
比之李杜,張鐘二先生的相似處,是年齡上同樣有差距,在他們看,無妨順天之則。鐘先生離京前對我說,張先生又相邀,他念及對方春秋已高,不忍再擾,就婉謝了。這是有惜老之心。用張先生文章里的話說,是“人有至性,對事嚴謹認真,對人寬厚懇摯……用古語說是誠和敬。話都是發(fā)自心腹,有時甚至近于迂”,竟致使張先生不禁想到曾經出入紅樓的廢名。這是可感的一例,不妨升華為格言式:夫動心者,常在人情之微。
(一九九五年十月七日《新聞出版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