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不愿寫或不忍寫,可是先生卻從未放下他的筆。相反,“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筆意縱橫”。他一邊寫,一邊編,佳作迭出。后來就讀到了他的《念樓隨筆》《念樓學短》,杭州的葉小芳大姐還寄來了《鐘叔河散文》。這幾本書,《念樓學短》我最喜歡讀。我曾在一篇題為《短文的魅力》的讀書隨記中說:
“鐘先生的慧眼識短,簡潔風趣的譯筆,加上其后的隨感,如三豪靈筆,畫龍點睛般地把讀者引領進深廣闊大的思維空間,啟人睿智,發(fā)人深思。短,加上‘思想、氣質和趣味’——先生將自己獨得的短中三昧集為一道大餐,讓我們領略了短文的魅力。正如論者評價此書所說:‘習慣了洋洋灑灑碼字,將漢語言文字弄得骯臟不堪,對文字垃圾已經(jīng)麻木了神經(jīng)的我們,捧讀此書,惟有汗顏?!?/p>
先生的文章,不溫不火,雅致、清凈,讀之如春風拂面,又如面臨一片澄明清凈的湖水。文章見識尤其深刻,拈花之處每每見于字里行間,使慧心人醍醐灌頂,露出會意的微笑。
十年來,多得先生恩惠,一直思有以報之。南海出版公司委托我編一本供中學生閱讀的散文選,初高中上下兩冊,我選編了先生的四篇散文,《湖南官話》《黃鴨叫》《差距》《沿著岷江走》。只可惜高中冊未出版,只收進兩篇。但也慰情聊勝于無,算是略微了卻了我一樁心愿。
書印成后,我給他寄去一本。隨信附上兩張花箋紙,求先生揮灑,以為紀念。不久,先生的復信就擺在了案頭。當時的心情,真是激動得難以言表:小子何德何能,竟得到前輩如此垂青!
信中附言道:“拙作承青及甚感,箋紙已遵囑寫了奉呈,因從來不蓄筆硯,只能以‘硬筆’寫出,請諒。”兩頁箋紙,第一頁寫了一首自作詩:記得青山那一邊,花間蛺蝶正翩翩??蓱z茵夢湖中水,不照人寰五十年。
附注中言:“小說《茵夢湖》中萊因哈德警句有云:我們的青春在青山的那一邊,可現(xiàn)在它們到哪去了呢?近作懷舊小詩,呈德水仁兄一哂長沙鐘叔河新一年。”
第二頁,寫的是嚴復譯孟德斯鳩《法意》(今名《論法的精神》)中的一段話:“孟德斯鳩不信上帝,臨終時神甫問之曰:汝今知上帝之偉大矣乎?孟氏對曰:帝力之大,正如吾力之為微。嗚呼,此言真可以金字刊為其墓銘也。錄嚴又陵譯文以應德水先生雅屬長沙鐘叔河辛巳正月?!?/p>
兩頁紙右上角都鈐了引首章,印文曰:風滿樓。落款后有先生的名章。兩文內容雖不相同,但是悲天憫人之懷,溢于紙上,令人尋味不已,唏噓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