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Shih Huang Ti,公元前259~公元前210)
中國皇帝秦始皇,公元前238年~公元前210年在位。他以武力統一中國,并進行了一些根本性的改革。自此,這些改革措施成為中國在文化上保持統一的重要因素。
秦始皇(即嬴政)生于公元前259年,死于公元前210年。為了理解他在歷史上的重要地位,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當時的歷史情況。秦始皇出生于周朝末年,該朝大約建立于公元前1100年。在秦始皇以前的幾個世紀里,周朝開始衰敗,中國處于諸侯割據的局面。
諸侯間戰(zhàn)爭不斷,小的諸侯國不斷被吞并。秦國是當時勢力較強的諸侯國之一,位于中國的西部。秦國的統治者采用法家思想實行變革。在治國理念上,諸子百家各不相同。法家強調法治,主張集一切權力于君主一人;儒家提倡仁義、禮樂,主張德治;老子則講求無為、自然。
或許是由于采用法家思想、地理位置優(yōu)越以及統治者有能力等原因,秦國勢力逐漸壯大,到秦始皇出生時,它已成為諸侯國中的第一大強國。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即位,那一年,他才13歲。公元前238年,秦始皇親政,他厲兵秣馬,出兵攻擊他國。公元前221年,秦滅掉了最后一個諸侯國家,諸侯割據稱雄的時代結束,中央集權的漢族統一國家得以建立。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意為“第一位皇帝”。
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后,為避免出現周朝以來的諸侯割據局面,立即實行一系列重要改革,廢止舊制。他把全國分成36個郡,郡守、縣令由朝廷任命,隨時可以調動。中央官制有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職,平衡文武百官。大小官吏不是世襲,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命。他還將舊貴族遷至首府咸陽,以利于監(jiān)管。
除此以外,秦始皇還進行了“書同文”、“車同軌”的改革。他修馳道、通水陸、通險阻,并按秦制統一全國度量衡、貨幣及車寬,規(guī)定以秦國小篆為全國統一的文字。
這位皇帝最為著名(也許是惡名昭彰)的舉措,是在公元前213年,下令焚燒除農業(yè)、醫(yī)藥、秦朝史書及法家書籍以外的其他所有書籍。儒家經典和其他諸子書籍,一概被焚毀了。這也許是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書籍檢查。秦始皇想借此削弱法家以外的學派,特別是儒家學派的影響。然而,另一方面,他確曾下令將一些禁書收藏在咸陽皇家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