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ris Lessing (1919 — 2013)
(英國)多麗絲·萊辛
英國女作家多麗絲·萊辛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最年老的一位:在她米壽的前幾天,瑞典學院向全世界宣布,多麗絲·萊辛榮獲當年諾貝爾文學獎。
多麗絲·萊辛,原名多麗絲·梅·泰勒,父母都是英國人。父親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失去一條腿,因?qū)?zhàn)后的英格蘭感到失望,于是前往波斯(今伊朗),在那里的皇家銀行找到一份工作。多麗絲即生于波斯。六歲時她隨家人遷居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南羅德西亞(今津巴布韋)的一個農(nóng)場,在那里度過大部分童年和少年時光。她自幼性格獨立、思維敏捷,十四歲時輟學回家,并從此開始獨立生活,當過家庭女傭、電話接線員、打字員、秘書和記者等職。
1939至1949年,多麗絲經(jīng)歷了兩次失敗的婚姻。不滿二十歲時嫁給比她年長十歲的法蘭克·韋斯頓,生下一對兒女,后來二人離異,這段經(jīng)歷促使她寫成《金色筆記》。二十四歲時與德國共產(chǎn)黨員萊辛結(jié)婚,生下一個兒子。夫妻二人政治觀點接近,她一度加入共產(chǎn)黨。然而生活并不和睦,1949年兩人分手。遲暮之年時她感嘆:“結(jié)婚不是我的才能。”
1949年,萊辛帶著小兒子和一部小說手稿回到英國倫敦。這本手稿便是《野草在歌唱》(1950),描述一名女性白人農(nóng)場雇主和黑人傭人之間的關系。她后來的作品也多涉及種族問題。從此開始了職業(yè)作家生涯。
1962年她發(fā)表《金色筆記》,全書不分章節(jié),故事寫兩個離婚的女性安娜和莫莉的故事,記述她們在成為“自由婦女”后的尷尬處境。全書呈現(xiàn)一種刻意安排的萬花筒式的混亂,讀者可以依照原書順序讀,也可打破原有排列重新加以排列組合閱讀?!督鹕P記》奠定了她在西方文壇的地位。
回到英國后,她始終過著漂泊無依的生活,只有寫作是她的安慰。
2007年,瑞典學院在授予她諾貝爾文學獎的頒獎詞中說,萊辛“用懷疑、熱情、構想的力量來審視一個分裂的文明,其作品如同一部女性經(jīng)驗的史詩”。
萊辛曾被輿論界尊為“種族斗士”、“女權偶像”、“神秘論者”、“英國社會的良心”和“英國文學老祖母”等等。對此,她都嗤之以鼻。
除了半自傳體五部曲《暴力的孩子們》(1952—1969)、《幸存者回憶錄》(1974)之外,還有五部系列小說《南船座中的老人星:檔案》(1979—1984)、《在皮膚下》(1994)、《瑪拉和丹恩歷險記》(1999)、《最甜蜜的夢》(2001)、《裂縫》(2007)、《阿爾弗萊德與埃米莉》(2008)等,她還寫了不少短篇、隨筆、詩歌、劇本等。萊辛的作品風格獨特,思想深邃,觀點犀利,極具挑戰(zhàn)性。
1993年,萊辛曾來我國訪問。早在1988年,我國就翻譯出版了她的《女性的危機》(即《金色筆記》);1999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了《又來了,愛情》,譯林出版社出版了《野草在歌唱》。近年來出版她的作品還有:《另外那個女人》、《瑪拉和丹恩歷險記》、《浮世畸零人》、《第五個孩子》、《特別的貓》、《影中漫步》、《天黑前的夏天》、《非洲的笑聲》、《老婦與貓》、《幸存者回憶錄》、《貓咪物語》、《時光嗜痕》、《祖母》、《影中行》、《我的父親母親》、《好人恐怖分子》、《瑪莎·奎斯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