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監(jiān)獄的環(huán)境與已在南非彌漫的恐懼和暴力相比算是相對平靜的。1985年7月20日,南非當局宣布在36個黑人城市居住區(qū)實施緊急狀態(tài)。僅在頭一星期,就有1 000 人遭到拘捕。8月15日,世界各大媒體都準備報道南非總統(tǒng)的一篇講話。講話中說政府將要開始推出大規(guī)模改革計劃。結(jié)果,博塔卻在他的“盧比肯講話”中就種族隔離政策進行了言辭激烈的辯護。
幾天內(nèi),南非貨幣就貶值了近1/3。學者、報紙編輯和商人開始有了絕望情緒。他們判定,如果政府不能或者不愿通過談判找到打破南非僵局的出路、解除對南非的威脅,他們就會不顧政府收繳他們護照的威脅,去同非國大會談,而且事實上他們也這么做了。
南非首富哈利·奧本海默公開站出來支持釋放曼德拉。1985年11月21日,非國大在《哈拉雷宣言》中進一步施壓,提出了自己的談判條件。該宣言要求釋放曼德拉和其他政治犯,解除緊急狀態(tài),從黑人市鎮(zhèn)撤出軍隊,承認非國大的合法地位以及為自由政治活動創(chuàng)造條件。
政府在公開場合表示,如果非國大愿意放棄暴力活動的話,政府愿意與之談判;非國大則回應(yīng)說,政府也必須放棄使用暴力。
馬克·馬哈拉吉說:
我們把民主帶入了這個國家,但是我們20世紀50年代開始從事政治工作時的革命教材里卻沒有民主這個詞。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時,世界已基本上改變。但是不論怎么變化,歷史已經(jīng)記錄下這些作為國家領(lǐng)導人的男男女女,正是他們既有能力發(fā)現(xiàn)這些變化,又有勇氣適應(yīng)這些變化。這是對曼德拉領(lǐng)導能力的一種檢驗,正是在被隔絕在監(jiān)獄牢房里的時候,他才決定采取主動,同所痛恨的種族隔離政權(quán)展開對話……歷史將銘記曼德拉的審時度勢之英明……他為談判所提出的先決條件的每一步驟,都經(jīng)過了仔細斟酌,為的是確保不削弱或不危害非國大,并且,他的大膽舉措萬一失敗,他便一人承擔責任,不給組織丟臉。
軍警官參政要員,是博塔領(lǐng)導下的政府軍警之名,為應(yīng)對20世紀80年代初南非所面臨的威脅,他還提出了“總攻擊”和“總戰(zhàn)略”論。他說,他們復雜得像納粹德國那樣的軍警體制是合理的。這種體制慫恿公民彼此監(jiān)視。
國家安全委員會自1972年起就一直在約翰·沃斯特的控制之下,成了真正的政府。直到1979年,該委員會都是政府的20個委員會之一。
自1966年起就任國防部部長的博塔,1978年成為總理。他需要維持對亨德里克·范登伯格領(lǐng)導下權(quán)力甚大的國家安全局的控制——范登伯格是沃斯特的親信。
自1975年南非軍隊侵入安哥拉以來,軍方與內(nèi)閣就一直意見不一。博塔和軍方想向敵人開戰(zhàn),他對公眾說,南非軍隊做好了應(yīng)對黑人采取地面猛烈進攻的準備。他和他手下的將軍們認為,非國大反對種族隔離政策的斗爭是“總攻擊”,而只能以“總戰(zhàn)略”來應(yīng)對。
巴納德在媒體上著文,其表述后來在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恐怖襲擊之后被美國國土安全部引用:
恐怖活動就是一出戲劇,其目標就是指向欣賞此劇的最廣大的人民……肯定不是指向能夠被殺死的最廣大的受害者。因此,廣播、電視和報紙等媒體在宣布恐怖造成的惡果的時候,一方面對恐怖主義活動起到了很重要的幫助作用,而另一方面也起到了激發(fā)起公眾同情心的作用。
1984年7月,當司法部部長科比·庫切到開普敦醫(yī)院看望因病住院的曼德拉的時候,曼德拉加快了與政府接觸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