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世界第三偉人” 5

1894,悲情李鴻章 作者:祝勇


對于李鴻章所帶來的變化,西人高斯特在回憶中寫道:

60多年前在英國,當人們建議筑造第一條鐵路時,全國吵鬧反對。如果那些喜歡嘲笑中國人害怕蒸汽機工廠和鐵路運營的人們,能回憶一下這件事情,不是沒有好處的。那時英國各階級的知識人士所提出的反對,比今天中國人所表示的厭惡,可笑得多了。中國人不喜歡他們的墓地受到侵害,或是他們風(fēng)水的規(guī)條受到破壞。但是在英國,一個著名的律師說,在有狂風(fēng)的時候是不可能使蒸汽機運轉(zhuǎn)的,就是“攪撥火爐,或是增加蒸汽的壓力到汽鍋要爆炸的程度”,也是沒用處的;醫(yī)學(xué)家們說,隧道的暗淡與潮濕,汽笛的尖叫、機器的飛轉(zhuǎn),火車頭凄愴地睨視著人們,都將給公共衛(wèi)生帶來很大的損害,他們將這種損害描繪成一幅可怖的圖畫。人們說,機車通過時的火花將引起房屋的火災(zāi),或是使房屋被倒塌的防堤打碎。鄉(xiāng)下的士紳們對他們的獵場的前途感到憂懼,因為火車頭將穿過他們的地產(chǎn),放出毒煙,破壞了他們的獵場;他們堅信他們的牛將受驚慌而永遠不再想吃飼料,他們的母雞在新情況之下將不再下蛋;有許多人甚至表示他們怕那些可怖的怪物——工廠所吐出的煙霧將使青天變得完全暗淡無光。……當我們想一想,歐洲人和中國人在生活上、在文化上、在思想的方式上是有巨大的差別的時候,我們對中國從1860年的戰(zhàn)爭到1895年間猛迅的進步,實不能不感到驚異。

鋼花飛濺,巨輪下水,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此時的帝國上下,一片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面。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即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之后到甲午戰(zhàn)前,也就是同治、光緒統(tǒng)治時期,大清帝國并不像想象的那樣黑暗,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讓帝國的臣民們看到了希望,除了江南制造局,包括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等一系列大型軍工企業(yè)相繼創(chuàng)辦投產(chǎn),天津機器局甚至于1880年試制潛水艇,如果沒有甲午戰(zhàn)爭,這個帝國完全有可能“和平崛起”,后人將這一時期稱為“同光中興”。

由于自造軍火成本高、周期長,為了快速裝備帝國海軍,李鴻章、沈葆楨等開始考慮外購軍火。1866年7月27日,中國代表團參觀了德國最著名的軍火集團克虜伯公司,4年后,李鴻章一口氣向克虜伯買下328門各種口徑的大炮,布防在大沽口、北塘、山海關(guān)等炮臺,首先確保帝都北京的防務(wù)安全,李鴻章也無意之中成為中國炮兵的創(chuàng)始人。

1881年8月3日,清朝政府投資65萬兩白銀的“超勇”和“揚威”號鐵甲艦,終于在英國紐卡斯爾港下水,在200多名大清海軍官兵和30多位英國官員、軍火商的注目中,1862年制定的帝國國旗——飛龍戲珠旗幟緩緩地升起,現(xiàn)場鳴放禮炮,每個中國人都流出了激動的眼淚。兩周后,兩艦啟程回國,這是鄭和下西洋之后,中國海船第一次巡航世界,也是中國軍艦第一次穿越北大西洋—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線,船舷上的中國水兵列隊整齊,頭顱高昂,軍姿挺拔,軍服上的每一個銅扣都在陽光下熠熠發(fā)光,沿途各國也無不鳴放禮炮,表達敬意。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