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讀書人站起來(4)

在詩意與殘忍之間 作者:許紀霖


中國歷來真正成功的改革都不是自上而下,而是在中央的政策默許之下,從基層試點,從地方開始,從邊緣突破,隨后取得成功,全國推廣。摸著石頭過河,自下而上地改革,是改革開放三十年基本的成功經(jīng)驗,被認為是“北京共識”的一部分。而由中央發(fā)一個紅頭文件,一刀切的改革,通常會流于失敗,因為中國太大,國情太復雜,地區(qū)的差異、不同大學的差異非同一般。大學的制度性改革最重要的乃是教育部放權,容許有若干所比較有傳統(tǒng)、風氣比較正的大學根據(jù)本校和本地的情況,實驗各種形式的去行政化改革。最近原中國科大校長朱清時院士在深圳創(chuàng)建南方理工大學,進行教授治校的改革,我對之的期待要超過國家教育發(fā)展綱要。假如能夠容許更多的大學跟進,出現(xiàn)若干所大學改革的特區(qū),那么知識分子的制度環(huán)境,將會有一個質的改變。

二、改革的悖論:民意不放心知識精英

增加大學的自主性,實現(xiàn)教授治校,大學的改革阻力不僅來自行政管理部門,而且也來自民意。這幾年上海北京幾所重點高校試行大學自主招生,取消統(tǒng)一的標準考試,由教授組成招聘委員會通過面試決定招誰。這一改革假如在全國普遍推廣,恐怕大部分考生和家長都不贊成、不放心。為什么不放心?因為知識分子的專業(yè)信用和道德聲譽在今天已經(jīng)破產(chǎn)了。人們普遍擔心他們會像商人和官員一樣在運用自己權力的時候上下其手,謀取私利。在中國,雖然社會上下,從學生、老師、家長,到校長、教育部官員,人人對高考這個最大的應試教育指揮棒不滿意,達到了空前的社會共識,應試教育卻還在逐年強化,乃是因為管理部門和社會輿論擔心,假如取消了剛性的分數(shù)標準,而在錄取中添加了人為因素的話,最后會使得拉關系成風,無權無勢的貧家子弟,會成為一場學術自主名義下招生的犧牲品。今天的大學自主性改革,管理部門的意識形態(tài)和既得利益考量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來自底層的民意。管理部門之所以權力越收越緊,它背后是有民意基礎的??梢哉f是官僚階層與民意聯(lián)合夾攻精英。今天的民意有一種強烈的反精英的民粹傾向,認為精英都腐敗了,唯一的指望是通過國家權力的強化來制約腐敗的知識精英?,F(xiàn)在連部分考研也應試化,醫(yī)學、計算機、法律、歷史學、心理學等多門專業(yè)的碩士生考試都實行全國統(tǒng)考,而且題目都是有標準答案的剛性的客觀題。這個統(tǒng)考殺傷力很大,不僅基礎教育,連大學教育都有應試化的趨勢,許多考生四年大學期間,什么書都不看,只知道背教科書。之所以要統(tǒng)一命題考試,據(jù)說是有些大學的有些專業(yè),借考研輔導為名泄漏考題,從中牟利,還有個別不良導師借機騙財騙色,使得輿論不滿,民怨沸騰,教育部以順從民意的名義,將這個權力收歸中央。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