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萬世基業(yè)一人開 (3)

晚清第一官商 作者:王偉


于是盛宣懷堅持“拆丹麥旱線,以保中華國家之權(quán),并以服各國商人之心”的原則,幾經(jīng)交涉,丹麥大北電報公司只好同意拆毀吳淞到外灘的旱線,但以“廈門線端系由海濱岸邊由地下直達屋內(nèi)”為由拒絕拆除廈門上岸電線。盛宣懷反唇相譏,抓住廈門水線確已“上岸”這一基本事實,證明大北公司已違背了清王朝的規(guī)定,終于迫使大北公司拆除了岸線。

為了阻止英、美在沿海各口岸架線,盛宣懷與英商大東公司進行了談判,在合同中提出:“所有沿海各處,無論已、未開口岸,一概不準添小線,所過口岸,亦不得設(shè)線端。”

在大北電報公司在中國鋪設(shè)海底電纜10年之后,中國終于有了自己的電報公司。然而海底電纜歸大北和大東所有,外洋和國內(nèi)電報暢通與否,均掌握在兩家公司手里。于是盛宣懷主動找上門去談條件,令他們不得不同意簽訂三家電報公司的齊價合同,即仿照輪船招商局與太古、怡和輪船公司簽約的做法,對外必須價格一致,不允許任何一家單獨行動,也不允許利用降價來打擊任何一方。這個辦法的實施,使新生的中國電報局在強敵面前站穩(wěn)了腳跟。

但天津電報總局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架設(shè)長江電線的計劃就遭到了左宗棠的阻撓。他在鄭觀應(yīng)的呈文上寫道:“電線為商人探訪市價所需,實際上貿(mào)易能否獲利,也和電線沒有什么關(guān)系,至于軍用大計的或得或失,更與探報遲速沒有關(guān)系……本人從兵三十年,行走十五省,根本就不明白電線是什么東西,也沒有失過戰(zhàn)機,這是我多年的體會和最好的實證?!迸c此同時,胡雪巖托熟人混進盛宣懷辦的電報學(xué)堂,弄了幾套密碼出來。接著他通過左宗棠上奏朝廷,開始架設(shè)長江之線。

胡雪巖為了架設(shè)電報線,不斷派人與大東和大北代表交涉,并提高了器材購買價格。盛宣懷知道后,秘密與兩家公司聯(lián)絡(luò),愿以三倍的價格收購器材。他還指出,胡雪巖大量收購絲繭壟斷原料,也嚴重威脅了洋商的在華利益,若為胡雪巖提供電線器材,等于為虎投食。兩家公司的負責人于是同意暗中結(jié)盟。當胡雪巖分別向大北和大東提出購買器材時,兩家公司以國內(nèi)產(chǎn)量降低、貨源不足為由拖延了一個月,之后又用低廉的價格將一批低劣的電線器材出售給胡雪巖,導(dǎo)致工程完成還不到三分之一就被迫停工。

盛宣懷得信后,迅速告訴了李鴻章。不久,李鴻章上書彈劾胡雪巖,說他辦理不力、冒充內(nèi)行架設(shè)電報線,給朝廷帶來不少損失,要求改派盛宣懷前往辦理。朝廷中許多大臣也紛紛上奏,要求撤換胡雪巖。不久,朝廷下令長江之線速由鄭觀應(yīng)、盛宣懷辦理架設(shè)。君命難違,左宗棠只好拱手把長江電報線交給這兩人辦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