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在俄國皇后的吊唁儀式上 4

大清公使曾紀(jì)澤 作者:馮惠明


“不。我是在想,與俄國人交涉的困難也許要超出我們的想象。我們能爭取英國和法國這樣的大國保持中立,或是在交涉中稍稍傾向于我們,固然對我們有利。但英法不可能越俎代庖。談判成功要靠我們自己。況且英法兩國究竟能對俄國施加多大影響,這種影響的成效又如何,都很難說。我想,我們千萬不能把寶押在別人身上。”

“侯爺所言極是。我是英國人,深知本國政府向來不為別國的利益去奮斗。只有涉及自己利益才參與,而且參與過程中,始終要衡量利益的天平往哪方傾斜,一旦對自己不利,他們就要考慮是否繼續(xù)參與。依清臣看來,英國政府的側(cè)面支持,不能作為依靠。還是侯爺那句話:談判成功要靠中國自己。”

松生、湘圃對剛才自己的話感到欠周到,面帶羞赧之色。曾紀(jì)澤寬厚地對他們說:

“其實(shí)你們二人所言,也不是沒有一點(diǎn)道理。我也真希望能借助第三國的力量,幫助我們赴俄交涉成功,因?yàn)楣饪课覀儽旧砹α慨吘褂邢蕖W詮牡拦舛暌詠碇型怅P(guān)系經(jīng)歷四十年風(fēng)雨,每次對抗后的交涉都以我們的屈辱告終。毋庸諱言,歸根到底是我們國事委靡,力竭財盡,養(yǎng)不起一支強(qiáng)大的軍隊,只好處處受制于人。我們的前輩在無奈中想出了一個對付洋人的辦法,叫做‘以夷制夷’。然而事與愿違,偏偏是‘夷人’聯(lián)合起來挾制我們。‘制夷’不成反被夷制,我每每思想起來,常痛心不已。難道我們中國就只能任別人宰割嗎?思來想去,苦無良策??磥韲覐?qiáng)盛還有待時日,非一朝一夕之功也??墒牵透粋€人一樣,人窮,志不能短。人窮加上志短,更為人欺。人窮志剛,別人就得另眼看待。老天安排我們做了弱國使節(jié),命運(yùn)注定我們辦交涉不會一帆風(fēng)順,而多坎坷險阻。如果我們自己的腰桿再不硬撐起來,一分一分地爭,那么國家利益就會從我們的嘴邊、從我們的筆下流失。我常常想到二十年前中俄璦琿交涉,黑龍江將軍奕山居然把黑龍江以北的遼闊國土拱手讓給俄國,二十年后,又出了一個崇厚!我中華難道無才乎,我大清難道無人乎……”

曾紀(jì)澤說到激動處痛心疾首,不能自已。松生、湘圃、清臣都默默無言。

書房內(nèi)沉寂良久。最后還是曾紀(jì)澤打破沉默,苦笑一聲,說:

“我今天說得多了些。有些話老憋在心里,猶如鯁骨在喉不吐不快。你們先出去吧,讓我一人再待一會兒。”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