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對了。
就是說,對于你而言,你肯定會非常容易地認可這家企業(yè)“第一次做對”的管理理念是正確的,在這一點上不會有本能的排斥心理。但是,非常遺憾的是,即便你能輕易地接受這種觀點,你的身心反應(yīng)卻會掉鏈子、跟不上趟兒,會不由自主地扯你后腿,讓你越想做到“第一次做對”,就會離這個目的越遙遠。
這才是人性中赤裸裸的真實。
所以,結(jié)論一目了然。
如果你想達到“零缺陷”和“第一次做對”的管理目的,那么,你就一定要宣傳相反的管理理念,亦即“包容缺陷”“允許做錯”,只有這樣,你才能得償所愿。
這才是一種真正符合人性的做法,因此,也才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其實,“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這個理念最荒謬、最反動的一點,就在于它對“犯錯”的苛刻,簡單點說,這是一種絕對禁止犯錯的管理理念,因此也就是反人性的管理理念。
長期以來,我們的很多磚家叫獸以及管理者都抱持著一個極大的誤解,認為西方發(fā)達國家之所以在企業(yè)管理以及產(chǎn)品質(zhì)量方面能夠達到幾乎完美的程度,就是因為他們的企業(yè)文化是一種“完美文化”“一絲不茍的文化”“絕不犯錯的文化”。
所以,如果我們要趕超西方,首先要借鑒人家的管理理念與文化,向人家虛心學(xué)習(xí)。
尤其是近幾年,這種學(xué)習(xí)與趕超之聲可謂甚囂塵上,“零缺陷”“第一次做對”這樣的觀點也便應(yīng)運而生,層出不窮。
不過,我必須要說,這實在是大錯而特錯,完全曲解了外國老師們的理念精髓。
不錯,“完美主義”和“一絲不茍”確實是西方人的基本價值觀,但是,正是為了更好地達成這一目的,西方人絕少宣揚神馬“零缺陷”“第一次做對”這類僵硬不堪的理念,恰恰相反,他們對待“犯錯”,往往抱持著極為寬松的態(tài)度。甚至說得夸張點,他們認為,“犯錯”是一種美德,是要被鼓勵的行為。比如松下幸之助就曾經(jīng)明言,絕不雇用不犯錯的員工。因為對他而言,不犯錯就意味著偷懶,意味著不會獨立思考,沒有自主人格,嚴重缺乏創(chuàng)造力和開拓進取精神。
就拿對完美有著近乎偏執(zhí)的追求,于己于人都十分嚴苛甚至是刻薄的喬布斯來說,“犯錯”也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價值觀之一。
眾所周知,蘋果是世界上歷經(jīng)坎坷最多的高科技巨頭,迄今為止,曾幾經(jīng)大起大落,推出過數(shù)不清的失敗產(chǎn)品,連喬布斯本人都曾經(jīng)被他一手創(chuàng)建的公司炒過魷魚。要是換了其他的企業(yè),尤其是已經(jīng)具有了如此規(guī)模的企業(yè),恐怕早就“改邪歸正”,徹底學(xué)乖,再也不敢冒險,開始強調(diào)“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了。
可喬布斯身上就有著那么一股“偏偏不想第一次就做對”的擰勁兒,他偏偏要主動去犯錯,憋著勁兒地想看看下一次錯誤給他帶來的會是什么。
在這種強烈的好奇心和對“犯錯”巨大包容性的支撐下,終于讓他鼓搗出了一系列超越人類想象極限的、匪夷所思的革命性產(chǎn)品來。
所以我們說,西方人的完美結(jié)果,恰恰是他們對過程不完美性的包容帶來的。在人家那里,過程的不完美不但不是件丟人的事兒,相反有的時候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