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僧人多,這就造成了社會矛盾。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很多人為了逃役而落發(fā),也有把寺廟當做避風港,犯了罪逃去的。還有少數(shù)不法僧人破戒,破壞出家人形象的。不一而足。
桓玄下山后,就在考慮佛教泛濫的問題。他是從政的,從政治角度考慮,要沙汰僧人。另外也是想樹威,為自己登臺做準備。
這也是自佛教傳來后,中國捏著權柄的人首次提出整頓沙汰僧人,所以影響大。
他和僚屬們討論說:一縣有數(shù)千人出家,這樣下去,既阻礙了社會發(fā)展,污染了民風民俗,又敗壞了佛教形象。他提出了沙汰沙門的原則和辦法:能說經者、經常修習練功者、不和流俗一道者,這些人不在沙汰之列。但是“唯廬山道德所居,不在搜簡之例”。桓玄對慧遠還是尊重的。
消息傳到山上,慧遠神態(tài)嚴肅了。雖說廬山不在搜簡范圍,但他生怕當權者以沙汰為借口,打擊沙門。再說佛教界的問題確實也嚴重,佛門的墮落也對佛教發(fā)展不利。他修書給桓玄,提出自己的看法,對不該沙汰的又增加了幾項。比如修建寺塔、造佛像、供奉舍利者等。據說這次整頓,慧遠保護了不少僧人。其實這樣做,對佛教界也有好處。有些平日不好下手的,也可以借政界下手。
慧遠讓人將信送出后,立馬著手對廬山內部的僧尼進行整頓,擬定了若干節(jié)度僧尼的規(guī)定,并為之作序推行,如:《法社節(jié)度序》、《外寺僧節(jié)度序》等。
這天,弟弟慧持來告辭,說要到成都一帶傳揚教化,峨眉山水好,也好弘教?;圻h有些不舍,慧持也很悲傷,但還是堅持要走。
后來慧持到了成都,和當?shù)卮淌方缓?。有一年,蜀郡內亂,慧持避亂到鄲縣。有個叫道福的,很兇殘,帶兵來到鄲縣,到處殺人。道福來到寺中,眾僧人很害怕,紛紛逃跑了。慧持在房中盥洗,神色安詳。道福來到慧持身邊,慧持彈指灑水,淡然自若,道福愧悔而汗流滿面,灰溜溜地走了。出了寺門之后,道福對手下人說:“道德高尚的人就是與眾人不—樣。”公元412年,慧持卒于成都龍淵寺中,終年76歲。消息傳到廬山,慧遠自是悲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