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貝尼尼劃削一個情人的臉(5)

貝尼尼傳:他的人生 他的羅馬 作者:【美】弗蘭科·莫爾曼多


在多美尼科的傳記中并沒有類似關(guān)于貝尼尼早年生活道德狀態(tài)的免責聲明。多美尼科既沒有提到精神的轉(zhuǎn)變也沒有提到他父親在人生任何階段的道德轉(zhuǎn)折點,更不用說有這樣的必要。而且,在他對貝尼尼的藝術(shù)天分、技術(shù)以及風格的描述中,多美尼科沒有任何一處提到或暗示過父親在宗教信仰上任何程度的演變、成長或根本的變化。相反他留給讀者這樣一個印象,貝尼尼信仰生活的延伸是簡單、單一的,連續(xù)而沒有變化的一個整體,前后一致,強有力地貫穿著虔誠,起始階段大概在童年,一直持續(xù)到他塵世生命的最后時刻。貝尼尼在克斯坦扎事件上的行為失當只是一個孤立的事件。我們能去相信多美尼科嗎?我敢打賭貝尼尼的妻子不相信。

那么,新結(jié)婚的貝尼尼一夜之間就徹底轉(zhuǎn)變了嗎?不太可能。至少在他的心智范疇和逐漸消失的強制力下不會如此。無論多美尼科還是巴爾迪努奇,都因強調(diào)結(jié)婚后貝尼尼的這種僧侶一樣的虔誠而犯下了夸大其辭的過錯。同樣,多美尼科把貝尼尼人生每個階段的宗教藝術(shù)作品都描述為其深深的精神信仰直接的個人表現(xiàn),也是錯誤的(相反,巴爾迪努奇沒有做這種說法)。多美尼科的說法,大體上被接受了,在今天的貝尼尼研究界幾乎成為一種教條,無論在教科書中還是更多的批評研究中,都是對貝尼尼藝術(shù)作品的主要描述。但是,這是真實的嗎?事實是,即使貝尼尼單身時期創(chuàng)作的最早的宗教作品—《圣勞倫斯》、《圣塞巴斯蒂安》、《圣比比安》(Saint Bibiana)及《圣朗基努斯》(Saint Longinus)—都充滿他后來的作品同樣具備的深刻精神氛圍。例如,對于貝尼尼的雕塑《圣比比安》,創(chuàng)作于1620年代中期,多美尼科就說道“這幅雕塑的親切和感人,實際上都是藝術(shù)的奇跡”,而他的父親“曾經(jīng)宣稱‘不是他創(chuàng)造了這幅雕像,而是圣人本人雕刻了這塊石頭并把她的特征印刻到了大理石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