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古奇文《瘞旅文》(1)

明朝一哥王陽明 作者:呂崢


夏去秋來,陽明在自己的舞臺上春風(fēng)化雨,一點一滴地影響著貴州的學(xué)子,早已忘了自己身處化外之地。

這天,一個來自京師的吏目,帶著一仆一子途徑龍場,去遠(yuǎn)方赴任。

吏目是官府中幫忙處理公文的從九品的小官,放到現(xiàn)在就是一個小科員。

這幫人工作壓力大,工資也不高,到網(wǎng)上喊喊冤立刻就會遭到網(wǎng)友的圍剿,總之是一個可悲的小角色。

而這個吏目則尤其可悲,頭天晚上還在當(dāng)?shù)匾粋€苗民家借宿,第二天中午繼續(xù)趕路時就掛了,死在道旁。

吏目的兒子守在父親尸體旁邊又悲又急,無可奈何,到了傍晚也掛了。

第三天,有人回報陽明說,發(fā)現(xiàn)吏目的仆人也死在了山坡下面,隊伍全滅。

可惜生活不是RPG,死了可以讀檔,可以“勝敗乃兵家常事,大俠請重新來過”。

陽明得知后倍感憂傷,命兩名童子去將三具尸體掩埋。

童子面露難色,不想去。

陽明感慨道:“你我三人,和吏目三人其實沒什么區(qū)別??!”

兩個童子想了想,不禁潸然淚下,轉(zhuǎn)身出門,去掩埋尸體。

陽明觸景生情,詩興頓起,寫下了感人肺腑的千古名篇《瘞旅文》。

瘞,音同“義”,意為“埋葬”。

《古文觀止》里的文章,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不過使我感動,張溥的《五人墓碑記》無非讓我眼眶濕潤。而當(dāng)年只身來到北京求學(xué),第一次體味北漂的滋味時,讀罷《瘞旅文》,我失聲痛哭。

文言會有隔膜,然而這篇卻字字泣血,讀來身臨其境,直刺人心。

好的文章,是穿越時空的:

維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來者,不知其名氏,攜一子一仆,將之任,過龍場,投宿土苗家。予從籬落間望見之,陰雨昏黑,欲就問訊北來事,不果。明早,遣人覘(查探)之,已行矣(已經(jīng)離開了)。薄午(將近中午),有人自蜈蚣坡來,云:“一老人死坡下,傍兩人哭之哀?!庇柙唬骸按吮乩裟克酪印?!”薄暮,復(fù)有人來云:“坡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嘆?!痹兤錉?,則其子又死矣。明早,復(fù)有人來云:“見坡下積尸三焉?!眲t其仆又死矣。嗚呼傷哉!§§

念其暴骨無主,將二童子持畚、鍤(挖運(yùn)泥土的器具)往瘞之,二童子有難色然。予曰:“嘻!吾與爾猶彼也!”二童憫然涕下,請往。就其傍山麓為三坎,埋之。又以只雞、飯三盂(盛事物的容器),嗟吁涕洟(鼻涕眼淚)而告之曰:“嗚呼傷哉!繄(這是)何人?繄何人?吾龍場驛丞余姚王守仁也。吾與爾皆中土之產(chǎn),吾不知爾郡邑(你的家鄉(xiāng)),爾烏為乎(為什么)來為茲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鄉(xiāng)(不輕易離開家鄉(xiāng)),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竄逐而來此,宜也。爾亦何辜乎(我是因為流放才來此地,理所應(yīng)當(dāng)。你又有什么罪過而非來不可呢)?聞爾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爾率妻子躬耕可有也,胡為乎以五斗而易爾七尺之軀?又不足,而益以爾子與仆乎?嗚呼傷哉!爾誠戀茲五斗而來,則宜欣然就道,烏為乎吾昨望見爾容,蹙然(憂愁)蓋不勝其憂者?夫沖冒霜露,扳援崖壁,行萬峰之頂,饑渴勞頓,筋骨疲憊,而又瘴癘侵其外,憂郁攻其中,其能以無死乎(長途跋涉,勞心勞力,如何能夠免于一死)?吾固知爾之必死,然不謂若是其速,又不謂爾子、爾仆,亦遽然奄忽也。皆爾自取,謂之何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