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來解釋那第二次的冷笑啦。你得知道,所謂“杰作”可就不只是簡單的一幅照片了。俺用一個公式就能說明這個問題:
公眾杰作=家喻戶曉的好照片=“照片”+“好”+“家喻戶曉”
關于這個等式的第三部分,第一項咱都懂;第二項,前面說了半天都是它;第三項“家喻戶曉”,咱到現在為止還沒聊到呢。一幅照片是憑什么做到家喻戶曉的呢?只憑照片夠好就行了嗎?俺說了你可別郁悶,俺知道你拍了不少照片,俺還相信你也拍了不少好照片;但你就沒有“家喻戶曉”的照片。沒有家喻戶曉,再好的照片也只是你的照片,就成為不了杰作。而你,就成不了一個攝影藝術家,是不?
實情如此。尤其是在這個是個人都有N臺數碼相機的時代,99%的人拍攝的99%的照片的最后歸宿都只是爛在自己的硬盤里。很少的一些,會在沒事兒時翻看一下;再少的一些,會拿出去跟親朋好友們分享一下,或者發(fā)到某個論壇、網站上去;更少的一些,可能會打印或者沖印出來貼墻上,或者裝訂出一個冊子,誰來家里了看看翻翻;只有極少的一些會被公共傳媒介質采用,呈現在一大堆人眼前。
能被很多人看到,是一幅“杰作”的起點。已經拍得很好的你,卻沒有產出“杰作”,八成是因為沒有這個起點?;蛘哒f,你沒有這個權力??墒呛芏嗳司陀羞@樣的便利,比如報社的記者、網站的編輯什么的,人家鍵盤一敲鼠標一點,就可以把自己的照片放在一個每天有成千上萬的人來往的地方。還有一些人就能有那樣的好命,他們拍的某張照片,正好趕上被某次宣傳運動的權力所需要......
說到底,“杰作”代表的是一種“地位”,它由權力決定。咱們有時候會本能地把“地位”和“水平”混為一談,可是現實情況是,咱們都期望的,高水平的東西就該獲得較高的地位的“理當”,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都只是一個不可能完全實現的夢想,尤其在藝術領域,地位跟水平的關系可從來都相當不靠譜。
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是外國的事兒,咱都知道偉大的凡·高只是在死后才偉大起來的故事。凡·高還是個活人的時候,就從來沒偉大過,窮死了倒是真的—他的畫兒甚至都沒能給他自己解決溫飽問題;而如今,他一幅畫賣的錢換成糧食足夠一村人吃幾年的。今天咱說他水平極高、作品地位極高,但他在世的時候水平當然也這么高啊,可“說法”如何呢?他的地位如何呢?第二個,咱中國的事兒。咱們都看過N多雷鋒叔叔的照片,曾經在整個中華大地上是個街道都會出現,對一個時代產生過巨大的影響,當然是“杰作”啦??墒菃文媚钦掌鰜硪环环?你真覺得哪幅是“好照片”嗎?
適度引申一下,在“藝術界”吆五喝六執(zhí)掌大權的大佬們,果真?zhèn)€個都藝術上造詣很深、水平很高嗎?
是的,你看到了一幅公眾杰作,它可能是一幅杰出的好照片,也可能只是一個社會地位很高的文化作品。前者,你不妨自己決定同意與否;后者,則是社會的權力者已經做出的判斷,不管你同意與否,它就是勢不可當地被某種權力推廣成了“家喻戶曉”。
你如果想讓自己的攝影作品成為后者這樣的“杰作”,就必須獲得或者運用某種社會權力的支持,來幫助你達成廣泛傳播、獲得社會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一點比照片本身的好壞,恨不得更重要。因為,這個世界上有能力拍攝出好照片的人總還是多的,而能影響社會、引領傳播的權力資源卻很有限,且它們的甄選機制往往不會或者做不到那么公平與透明。但做這事也需要冒風險,你不會不知道風靡一時一地的爛片兒也多得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