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軾以前,文人詞從唐五代開始,一直以男女艷情為基本主題,以情景交融抒發(fā)人生感受為基本形式。當然這個發(fā)展階段也經(jīng)歷過幾次重要的變化,比如南唐詞以馮延巳、李煜為代表,在詞中融入士大夫的身世懷抱,在艷情一統(tǒng)天下的詞壇之外別開一境;北宋初年柳永又以敘事的手法拓寬了抒情詞體的表現(xiàn)途徑。但詞總體上仍是“旖旎近情”的,是以婉約柔美為主流風格,以抒情為主要功能,詞為“艷科”的整體特色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
打個比方吧,以蘇軾為標志,此前的文人詞就像是溫柔艷麗的女子,柔情萬種,表現(xiàn)出女性化的陰柔之美,人們都已經(jīng)認定了這就是詞體的“本色”。
所謂本色,本來是指物體本來的顏色;用于詞論,就是指詞的本來面貌。從晚唐五代《花間》詞開始,以艷情為本,以柔媚艷麗的陰柔美為美學風格,所謂的“柔情曼聲”就被認定是詞之“本色”,是詞之“正體”。這種認知一旦穩(wěn)定下來,就成為了詞壇牢不可破的主流評價標準,于是,凡是與這種本色認知不相符合的,就被認為是“變體”,是“別調(diào)”。
蘇軾的詞在柔情中注入了陽剛宏大的男兒性情,就像是一位“關(guān)西大漢”,當他“老夫聊發(fā)少年狂”的時候,當他高唱“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時候,北宋詞壇這一池柔情蕩漾的“春水”就被他這股強勁的風力吹皺了,甚至吹起了驚濤巨浪。人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詞的“本色”被蘇軾“破壞”了,蘇軾的引吭高歌成了北宋詞壇的“變奏”,是抒情小調(diào)中突然竄入的“不和諧音”。
更何況,詞體本色還包含了對詞體特殊的音律要求,而蘇軾性情到處,往往并不刻意去遷就詞的音律規(guī)范,“不喜裁剪以就聲律耳”(《歷代詩余》引晁以道語)。于是,就連蘇軾自己的學生也對他這種“變奏”表示了委婉的反對,例如陳師道就說:“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