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書華是一位女性研究專家,作為一名男性,他“痛切地感覺到了男性的失語”。他說,女性批評的一個基本思路是,話語霸權(quán)為男性所掌握,女性的價值定位是由男性給出的,女性失落了自身而不自知。因此,女性應(yīng)該解構(gòu)男性話語,重新尋找、確立自己的價值立場,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使自己不僅成為人,重要的是成為女人。新女性找到了自己的話語和價值方向,舊有的社會性別體制“重裝系統(tǒng)”。但是,新女性的形成,并沒有對應(yīng)的新男性出現(xiàn),那么原有的男性角色就在這一過程中淪陷了。對此,傅書華不無難受地說:當(dāng)女人開始成為女人并發(fā)出自己的聲音時,男人卻還傻乎乎地沉浸在自己原來的社會符碼中,既不知道使自己趕緊成為男人,更遑論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新男性,被定位為在社會重大轉(zhuǎn)型時期被寄予重大社會期望的角色。他們需要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尊重和體諒女性,脾氣好,對老婆忠心,是個“顧家”的男人——家庭婦男。
然而,新男性卻被稱為“灰色男人”,他們的特點是為了妻兒過上體面的生活,像陀螺一樣瘋狂地工作,但是內(nèi)心一直渴望在50歲以前退休做一些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每周有相對固定的運動時間,但是仍然經(jīng)常失眠,腸胃欠佳……
這是新的“兩性代溝”,女性一方面希望男性豪邁霸氣,“像個男人”,事業(yè)有成;另一方面,又期待男性體貼、了解自己,多花時間陪自己——男人往往分身乏術(shù),從而造成新的性別緊張。在這種性別失衡中,更使得男性無所適從,無怪乎有男人哀嘆“此為最終的失語和淪陷奠定基礎(chǔ)”。
中國文化的價值取向曾經(jīng)對老人有利,對男人也有利。老人們照著自己的形象塑造下一代,男人們照著自己的角色塑造女人。西蒙·波伏娃曾經(jīng)在《男性批判》中說:“女性不是天生的,而是被造就的?!钡F(xiàn)在卻可以說:“男性是天生的,卻是被用舊的。”人們更多的是在陌生人社會里互相算計,在契約人社會里互相限制和約束。血緣約束力已經(jīng)被異地他鄉(xiāng)的分離所割裂。新女性逐漸崛起,舊男性日漸淪落。男人進一步失去自己,成為負擔(dān)的承載者和秩序的被改革者。
男人是女人的臂彎,但這臂彎易折;男人是家庭的靠山,但卻有愚女移山;男人是公司的骨干,但卻跳槽完了還吐槽;男人是語言的動物,但卻內(nèi)心不安?!吧鐣豢孔V,還想要男人靠譜嗎?”男性在反思。“男人不靠譜,社會還會靠譜嗎?”女人在反問。中國男人的集體肖像是沮喪、挫敗感強、成功者不覺成功、失敗者不抱希望?;烊兆邮浅B(tài);“混吃、混喝、混炮打”(電影《非誠勿擾2》臺詞)是變態(tài);而給自己開一場“人生告別會”則幾乎是“精神分裂的一個浮想”。
“男人終于成了自己不想成為的那個人?!币晃荒惺肯蚺笥褵o奈地總結(jié)道。常常是“心未動,身已遠”,偶爾發(fā)出“沒有男人,只老男孩”的喟嘆,在面對強大的外部競爭壓力時,又不得不板起臉、憋著腔調(diào),不說人話。
沒錯,思想和價值觀才是男人的肌肉,但男人的肌肉只在心里生長,無從付諸行動。再昂貴的健身房年卡都阻擋不住中國的男人們在喪失自我的道路上一路滑坡。
中國男性要想從社會中心重返人性家園,發(fā)出自己的聲音,而不只是秀秀肌肉和金錢,同樣“任重而道遠”。事實上,婦女解放發(fā)展到今天,之所以仍難看到盡善盡美的平等,很大程度上源于男人未能解放。只有解放男人,才能真正解放女人,達到兩性平等的理想境界。四十多年前,西方發(fā)達國家出現(xiàn)了“男人解放運動”,它基本上模仿女性解放運動,并帶有同性戀解放運動的色彩,有了不錯的效果。在當(dāng)下中國,雖然背景不同、社會結(jié)構(gòu)差別較大,但面臨相似的問題,男人也應(yīng)該為自己掀起“解放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