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為二月節(jié)?!拔⒂瓯娀苄拢焕左@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惫湃朔Q冬眠為蟄,蟄為守,“割房霜為匕,天寒百蟲蟄”,蟄隱是為養(yǎng)生。而萬物出為震,震為雷,驚醒為慌,驚慌為亂,春雷為鞭策,勞碌一季重新開端。
驚蟄三候
桃始華:驚蟄之日,“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態(tài)。
倉庚鳴:驚蟄后五日,“倉庚鳴”,倉庚就是黃鸝,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嚶其鳴,求其友。倉為青,青為清,庚為更新,“昔我云別,倉庚載鳴”,文人由此也稱它“離黃”,“離黃穿樹語斷續(xù)”就成了悲聲。
鷹化為鳩:再五日,“鷹化為鳩”,古人稱“鳩”為布谷鳥,仲春時(shí)因“喙(huì)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到秋天,鳩再化為鷹。
驚蟄詞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bó)鳩鳴怒,綠楊風(fēng)急。??玉爐煙重香羅浥。拂墻濃杏燕支濕。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
——范成大
樹繞村莊。水滿陂(bēi)塘。倚東風(fēng)、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遠(yuǎn)遠(yuǎn)圍墻。隱隱茅堂。飏(yáng)青旗、流水橋傍。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秦觀
春分
春分的分是指九十天之春分為兩半,自此進(jìn)入春和日麗、萬紅千翠爭媚時(shí)節(jié)。此時(shí),陽在正東,陰在正西,由此晝夜平分,冷熱均衡,為一年中最好氣候。但春山處處子規(guī)啼,亦是春心擾傷時(shí)。所謂春、秋分時(shí)“春女思,秋士悲”,是指春女感陽氣而思男;秋士感陰氣而思女,物化原因,所以生悲也。
春分三候
玄鳥至:春分之日,“玄鳥至”,“玄鳥”即“似曾相識燕歸來”的燕子,它春分而來,秋分而去,“燕來還識舊巢泥”。
雷乃發(fā)生:春分后五日,“雷乃發(fā)生”,陰陽相薄為雷,雷為振,為陽氣之聲,也是春分后出地發(fā)聲,秋分后入地?zé)o聲。
始電:再五日,“始電”,電閃雷鳴,春雨不再瀟瀟,已是落花知多少了。
春分詞
雨霽風(fēng)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薜荔依墻,莓苔滿地。青樓幾處歌聲麗。驀然舊事上心來,無言斂皺眉山翠。
——?dú)W陽修
人行花塢(wù)。衣沾香霧。有新詞、逢春分付。屢欲傳情,奈燕子、不曾飛去。倚珠簾、詠郎秀句。??相思一度。濃愁一度。最難忘、遮燈私語。澹月梨花,借夢來、花邊廊廡(wǔ)。指春衫、淚曾濺處。
——史達(dá)祖
二?月
如月
早春二月稱為“如月”,“如”是順從,意為“萬物相隨而出,如如然”。“二月春風(fēng)似剪刀”,農(nóng)歷二月刮的還是“條風(fēng)”,條風(fēng)也為“融風(fēng)”,在融解基礎(chǔ)上條理。二月融冰之后,開始流“白萍水”,水中始有萍萌。但“楊花雪落覆白萍,青鳥飛去銜紅巾”只是南方的鶯飛草長景象。
大壯
二月對應(yīng)《周易》中的“大壯”卦。“大壯”卦乾卦在下,震卦在上,底下有四陽,是陽氣推動(dòng)為震,因陽剛而動(dòng)才為“大壯”,大是正。正大,“天地之情可見矣”,這天地之情融為春氣浩蕩,繁育百花齊放,萬紫千紅。
建卯
二月建卯,卯是地支第四位,十二時(shí)辰中的早晨五時(shí)至七時(shí),對應(yīng)十二生肖中的兔。卯,茂,對應(yīng)節(jié)氣,即陽氣生而滋茂。
夾鐘
二月對應(yīng)古樂中十二律中的陰律夾鐘。夾是左右相持,鐘為禮樂之器,夾鐘是指陰陽相雜、相持之聲,姜夔當(dāng)年曾賦詞:“紅妝艷色,照浣花溪影,絕代姝麗。弄輕風(fēng)、搖蕩滿林羅綺。自然富貴天姿,都不比、等閑桃李。簾櫳靜悄,月上正貪春睡。??長記初開日,逞妖麗,如與人面爭媚。過韶光一瞬,便成流水。對此日嘆浮華,惜芳菲、易成憔悴。留無計(jì)。惟有花邊盡醉?!?/p>
桃之夭夭
春色無限,源自桃花招搖。桃李稱為群芳領(lǐng)袖,而桃之夭夭,美在嬌羞嫵媚,嬌紅中自有風(fēng)情萬種,春光無限就由她招搖而來——深紅粉白,無言忽笑,斗盡鉛華半無力。煙臉嫩霧鬟(hu1n)斜,腸斷東風(fēng)客。燕子欲來還去,滿地愁狼藉。芳姿難得,韶光一片,囑付東君再三惜。東君,春神也。辛棄疾詞:“可恨東君,把春去春來無跡,便過眼、等閑輸了,三分之一。晝永暖翻紅杏雨,風(fēng)晴扶起垂楊力。更天涯、芳草最關(guān)情,烘暖日。”
戒酸增辛
孫思邈《攝養(yǎng)論》說:“二月腎氣微,肝正旺,宜戒酸增辛,助腎補(bǔ)肝。宜靜膈去痰水,小泄皮膚,微汗以散玄冬蘊(yùn)伏之氣?!?/p>
二月生氣在丑,臥養(yǎng)宜向東北。
春筍
到了吃春筍時(shí)節(jié),南朝蕭琛的“春筍方解籜(tuò),弱柳向低風(fēng)。相思將安寄,悵望南飛鴻”就會被廣泛引用。隨后,聯(lián)想李后主的“云鬢亂,晚妝殘,帶恨眉兒遠(yuǎn)岫攢。斜托香腮春筍嫩,為誰和淚倚闌干”。悲惋,清高,仍雅致不俗。到元朝曾瑞再引申為“櫻唇月下品玉簫,春筍花前按銀箏”,就真成艷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