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不甚友好的、由男性創(chuàng)造的工作環(huán)境中,我們出現這種矛盾心理是很正常的。但與10年前不同的是,女性大規(guī)模離職已經不再是新聞,而如何修正我們的職業(yè)目標和工作習慣以做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才是媒體關注的重點。
家庭與工作協(xié)會最近公布了一項令人震驚的調查結果:女性通常并不希望得到提拔。我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樂意保持現狀。1992年,在所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中,57%表示她們希望承擔更多責任(當時,難道我們不都是這樣想的嗎)。然而,10年之后,只有36%的女性希望承擔更多的責任。而在2007年,這一比例進一步下降,至28%。15年間下降近30個百分點的事實表明,59%的女性不想再增加即便是一丁點兒的工作,而不管公司提供何種回報。不管是我們最終道出了心聲,還是我們已經了解了高管工作的危險性(抑或兩者兼具),但對于大多數女性來說,她們已經不再希望登上公司的最高層。
而這種事業(yè)雄心的降格同樣適用于我們中的佼佼者。家庭與工作協(xié)會的社會科學家挑選了10家世界一流的公司(如IBM、花旗集團),并對這些公司中的100名女性高管進行了調查。為得到準確的結果,研究人員對這些高管進行數周的追蹤采訪。最終,有1/3的受訪者坦承她們愿意降低自己的事業(yè)雄心。為什么?這并不是因為她們無法勝任工作,而是因為她們在個人生活上的犧牲太大。
在二十幾歲時,克莉絲汀·希南就像是一個上滿了弦的時鐘,為工作而晝夜運轉。作為克林頓政府時期白宮的高級政策分析師,漫長的工作時間、各種挑戰(zhàn)甚至壓力都成了她工作的動力?!拔蚁矚g在早上7點鐘趕到辦公室,然后與我那些聰明的同事一起工作到晚上10點鐘。而在下班之后,我也會談論工作上的事情。日復一日,從無例外。”
1995年,克莉絲汀搬到了羅得島,并接受了一個新的挑戰(zhàn)——出任布朗大學的政府與社區(qū)關系主管。相對于白宮,這里的工作節(jié)奏明顯要慢,以至于她都懷念起了先前的那種快節(jié)奏。這種狀況一直持續(xù)到她的第一個孩子出生,確切地說,是在她的第一個孩子出生幾個小時后。
“我在醫(yī)院病房里接到了學校領導打來的電話,而當時我正抱著我的孩子!她說學校里發(fā)生了一個重大事件,急需與我溝通處理。我告訴她說,‘醫(yī)生就要過來了,我得過一會兒才能打給你?!f,‘好吧,盡量在上午10點之前打給我。’”
在回顧這段往事時,克莉絲汀表示最讓她感到吃驚的并不是學校領導的要求,而是自己當時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