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者的信源可信度
有些學生會認為一定要經(jīng)歷徹底的轉(zhuǎn)變才能成為真正的大眾演講者。他們覺得自己膽怯、害怕面對觀眾、在人群面前會變得謹小慎微,因此他們認為一定要等到自己看起來像個大企業(yè)家、知名傳教士或播音主持人的時候才能去做演講。其實不然,所謂徹底的轉(zhuǎn)變可能根本不會發(fā)生或是可遇而不可求。如果演講者都是千人一面,那我們肯定會有審美疲勞。如果你不是幽默風趣的人,學習演講并不會讓你變得詼諧有趣;如果你不是活力四射的人,學習演講也不會讓你變得激情澎湃;如果你本身魅力有限,我們更無法讓你瞬間變得萬眾矚目。但如果你關(guān)注的是傳播本身,切實希望以關(guān)心和對話的形式向受眾傳遞訊息,那么你就不必為所謂的類型或風格而困擾。
初學者應該重點關(guān)注三個方面的改進提高。它們是兩千年來演講學的基石,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稱之為品性、理性、感性,而我們則稱其為信源可信性、邏輯論證和情感論證。信源可信(品性),才能帶動受眾傾聽你的情感故事(感性),而故事情節(jié)的起伏變化也少不了論證的支撐(理性)。本章中我們將首先談談信源,即作為演講者的你,了解“你是誰”“你做什么”對你在受眾中的影響力會起到怎樣的作用。稍后,在說服型演講章節(jié)中,我們還將介紹理性和感性這兩個方面。
亞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前322年
被亞里士多德稱為品性的,我們今天稱之為“信源可信性”。本杰明·富蘭克林(Benja-minFranklin)曾經(jīng)把一個人的榮譽比作玻璃和瓷器:一旦破碎便永遠無法修復如初。他將信源可信性定義為受眾對你作為傳播者的效力的一種認知。這種效力并不受演講和表達技巧的影響,而是因你的智慧、知識,以及如何有效地向受眾傳達想法而有所不同。
與受眾建立聯(lián)系的第一個方法就是要利用雙方的共同點——指出你與受眾的共性,比如在講到諸如環(huán)境、健康與教育等重要話題時你可以代受眾表達心聲:“我們?nèi)甲⒁獾搅诉@里的空氣質(zhì)量非常差。”“我們的學生要在課業(yè)學習與身體健康之間保持平衡。”或者“選修哪些課程應該給予一般性教育學分?”
本杰明·富蘭克林
公元1706—1790年
第二個能夠有效增加信源可信性的途徑就是提升信任度。信任度是受眾相信演講者誠實、有信譽的程度。本書的一位作者曾經(jīng)遇到一名學生,他事先未做任何準備就去參加這位作者的演講課。因為課前作業(yè)很簡單(只是在演講課上做自我介紹),這名學生只認真聽了前五個人的演講,就立刻自信地站起來講了兩分鐘,聽起來事實充分、數(shù)據(jù)詳實。但是在他的演講結(jié)束后,同學們質(zhì)疑他關(guān)于美國橄欖球超級杯大賽中有4000人死于食用垃圾食品的舉例。無奈這個學生只好承認這是他在聽人演講的同時編造出來的數(shù)據(jù)。那次以后,班上的同學們再也不信任他了,因為他在第一次演講中就毫不掩飾地欺騙大家。信任,得之不易,失之須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