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學生談學習哲學
最近,中國教育報對中學生的課外閱讀做調查,結果顯示,哲學類書籍在其中占據(jù)相當比重。同時,也發(fā)現(xiàn)不少人對哲學有誤解。該報記者匯集了一些問題,希望我有針對性地與中學生談一談哲學的學習。這正是我樂意做的事情,因為我相信,中學生里一定有許多哲學的潛在知音,對他們說話決不會白費口舌。
一、哲學是什么?教科書上說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這個定義好像太籠統(tǒng)。調查中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以為哲學就是馬克思主義或政治課本,覺得枯燥,但他們卻喜歡讀哲理散文,例如您的文章。您如何看待這種現(xiàn)象?
哲學一詞的本義是愛智慧,通俗地說,就是不愿糊里糊涂地活著,要活得明白。蘇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經(jīng)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本褪沁@個意思。而要活得明白,就必須用自己的頭腦去想世界和人生的根本問題。在此意義上,可以說哲學就是世界觀和人生觀。我不太贊同哲學是學問的提法,因為說學問就容易凝固化。嚴格地說,哲學不是一門學問,而是一種思考的狀態(tài)。請注意“觀”這個詞,世界觀就是“觀”世界,人生觀就是“觀”人生,第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觀”,第二所“觀”
的應是世界和人生的全局。我們平時往往沉湎在身邊的瑣事之中,但有時也會從中跳出來,想一想世界究竟是什么、人生究竟有什么意義這樣的問題,這時候就是在進行哲學思考了。哲學是“觀”全局的活動,其最重要的特征,一是獨立思考,二是思考根本問題。
馬克思是一位大哲學家,馬克思主義是一種在現(xiàn)代具有重要影響的哲學,這是現(xiàn)代許多哲學家都承認的。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在西方哲學傳統(tǒng)中產(chǎn)生的,脫離這個傳統(tǒng),就不可能正確理解。在我們的教科書中,它被孤立起來了,它的豐富內涵又被簡單化為一些教條,這當然會使學生對哲學產(chǎn)生誤解和厭倦。我本人認為,中學哲學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
二、如今書店里最多的哲理讀物是勵志類書籍,您認為它們會給中學生帶來何種影響?
的確,現(xiàn)在書店里充斥著所謂勵志類書籍,其內容無非是教人如何在名利場上拼搏,出人頭地,發(fā)財致富,如何精明地處理人際關系,討老板歡心,在社會上吃得開,諸如此類。依我看,這類東西基本上是垃圾,與哲學完全不沾邊。偏是這類東西似乎十分暢銷,每次在書店看到它們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上,滿眼是“經(jīng)營自我”、“致富圣經(jīng)”、“人生策略”、“能說會道才能贏”之類庸俗不堪的書名,我就為我們的民族感到悲哀,何以竟墮落到了這等地步。使我驚訝的是,對于這種東西,稍有靈性的人都會產(chǎn)生本能的厭惡,怎么還有人而且許多人把它們買回去讀?事實上,它們大多是書商找寫手胡亂編造出來的,目的是騙錢,寫手自己絕非成功之人,讀它們的人怎么就能成功?可見這個時代已經(jīng)急功近利到了盲目的程度。這種書會不會對中學生帶來不良影響?當然會。不過,我相信,就本性而言,青少年蓬勃向上的心靈是不會喜歡這種散發(fā)著腐朽氣息的東西的,沒有一個孩子愿意自己變得世故。如果他們中有人也讀這種書,我敢斷言,多半是庸俗的家長硬塞給他的。我希望廣大中學生遠離這種書,以讀這種書為恥,因為這意味著年輕純潔的心過早變老變平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