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可以是建設性或破壞性的;它可能加速我們前進的步伐,也可能置我們于死地;它可能為我們的生活添彩,也可能埋葬我們的生活。面臨生死考驗時,壓力可以激發(fā)我們最大的潛能,它也可以使我們陷入恐慌、無所適從。
如何高效地控制你所遇到的無可避免的壓力,是求生的關鍵所在幸存者不會成為壓力的奴隸。
生存壓力的源頭
比如跳水、投擲、跳傘、射擊等運動本身不是壓力,但他們會產生“壓力”,被稱為“壓力源”。換句話說,壓力是果不是因。
一旦身體意識到壓力源的存在,它就開始準備保護自己“戰(zhàn)或逃”。首先,大腦向整個身體發(fā)送消息,身體馬上作出反應——快速釋放儲存的能量(糖和脂肪),呼吸加快并向血液提供更多的氧,肌肉開始緊張并隨時準備戰(zhàn)斗。凝血機制被激活,以減少傷口出血量。感覺更加敏銳(聽覺變得更加敏感,視野更加開闊,嗅覺更加靈敏)使你對周圍的境況更加警覺。心率和血壓上升,為肌肉提供更多的血液。這種保護性的反應有助于應對潛在的危險,但這么高的警覺不可能無限期地被保持下去。
一個個壓力源會接踵而至,不會隨即消失,尤其是當它們同時發(fā)生時,眾多壓力源的累積效應可能形成一個大災難。
當壓力源繼續(xù)增加,受盡折磨的身體會變得筋疲力盡,此時,身體將失去抵抗能力或不再積極抵抗,痛苦便隨之出現(xiàn)。
應對壓力最重要的兩個方面是預判壓力源和形成應對策略。因此,他或她在求生時必須清晰地判斷出壓力的類型。
受傷、疾病和死亡
受傷、疾病和死亡是求生中潛在的危險。當你獨自在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里,面臨的死亡威脅可能會來自敵方行動、突發(fā)意外或者有毒食物。
此外,疾病和傷病會限制你獲取食物和水、尋找庇護所和有效保護自己的能力,更會加重你的疼痛和不適。
這就要求你通過學習控制自己的脆弱性損傷,正確進行應對傷病和死亡的訓練,這也是幸存者能鼓起勇氣去執(zhí)行任務與敢于面對生存風險的關鍵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