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在云門流浪者計劃面試的會議室里。
我走進去面對三位藝文界老師坐下來,一整天的面談讓他們顯得有些疲累。他們見我進來了,開始低頭看著薄薄三頁的企劃書。企劃書有規(guī)定長度,把龐大的情感壓縮在幾百字里面,實在太難。
他們要我說,于是我說,要去考察奶奶的食譜故事,要去走一趟她七十年前的逃難路線,要搞清楚我們平常吃的家常菜到底是什么菜。在此之前我寫過很多企劃提案,下過很多煞有其事的標題,卻從來沒想到有一天要把自己的情感下標題,報告給評審聽。我喉嚨有點發(fā)緊。我不敢拿起紙杯喝水,怕手抖。
并不是特別緊張,而是情感太直接而裸露。而且,誰會在意你家的故事,你家吃的菜,和一位默默無名老太太的逃難路線呢?每一家族回頭望兩代,都是半部近代史,你對死亡的大驚小怪、對逝者的記憶絮語又有什么特殊呢?我不是來用哀傷競賽,只是確實感受到世代移轉(zhuǎn)的齒輪聲音,這哀傷非我獨有,是我現(xiàn)在才聽到那聲音。
幾位老師問些什么我已經(jīng)不記得了,只記得林懷民老師說了據(jù)說是跟大部分人都講的話:“如果你去,你就放空,什么都不要想。”
我心想真荒謬。一個充滿思念的人,如何什么都不想。
但我明白這個叮囑雖然矛盾卻是溫柔的。雖說流浪,又要計劃,這真是個需要用智慧琢磨的微妙意境,每個申請者都在計劃與非計劃之間陳述想出走的真實期盼。喘一口氣,大家都想。沒多久我接到了通知,獲得一筆旅費,以及一個“你就放空”的錦囊,但我能夠理解這曲折心意。這時代,能夠放空是一種奢侈。單純的流浪應(yīng)該就是沒有計劃地游走吧,不單純的我們只好試著學(xué)習(xí)在計劃中放棄計劃。
而我的計劃是穿越時空。在真正穿越之前,必須簡化一切所需。
出門旅行前一天晚上,我把所有表列的行李清單放滿了客廳地板,地圖攤在地上,預(yù)計要去的城市有些已經(jīng)用紅色的筆圈起來,其他的不打算仔細去想,先上路再說。說不上籌備,只準備好了第一個落腳處,其他的只能告訴自己見招拆招。
第二天的飛機是早上七點,四點得起床。這一次帶我疏離時空的不是剪接軟件,而是我的雙腳、我的記憶和歷史的想像。即將要前往的歷史接縫處,是一九三九年,夏天的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