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范湖湖的奇幻夏天 第七節(jié)(4)

范湖湖的奇幻夏天 作者:陸源


船隊抵達錫蘭,因碼頭泊位已滿,唯有在港外投錨。眾水手乘小舟來到岸邊,停橈系纜,趕著沙蟹登島。呂掌舵派人去向沉靜的島民求購蘇木汁:航海者若遭青竹蛇咬傷,它是最佳解藥。錫蘭山高聳云天,嶺嶂之下日淡煙濃,處處一派蠻荒景象。無數(shù)飛鳥環(huán)繞龐大的山體翱翔。天竺的婆羅門僧眾說,人祖阿丹曾登臨此山,腳印深嵌于峰頂,宛如一道永存的閃電,另一只腳踏入海中,兩足之間相距五六天路程。他用幾片天堂的樹葉遮羞,它們枯萎后,即被大風(fēng)吹向印度。錫蘭有一尊純金佛像,重量非同尋常:它是用幾百年來娼妓們捐獻的纏頭資熔鑄而成。范三郎出海前聽說,獅子國禮樂廢弛,道德淪喪,此間的賭徒臭名遠揚。它以大象和金州銀城著稱,但廣陵商人并沒見到他預(yù)想的諸般場面。當(dāng)?shù)氐纳矫衲X袋長,四肢短,人人戴大耳環(huán),講話如同打呼哨,男女老少一律裸形赤體。傳說他們盜竊釋迦牟尼的袈裟,惹得佛祖大發(fā)雷霆,立下“穿衣者必爛皮肉”之誓,這伙倒霉蛋只好千生萬世光著屁股討生活。所以棉麻紗絹在該國一點兒不吃香,鐵器卻極受歡迎,可換取水晶石或金剛砂。另外幾座小島散落八方,人們每天吃山芋和芭蕉度日,拿砍刀把流里流氣的公獼猴劈得稀巴爛,跟南來北往的客商同席共處,向其索取稀罕器物。范三郎無法理解,為什么如此偏遠洪荒之處還有人居住,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闯錆M干勁,仍渴望交流,會因為一點點蠅頭小利而爭執(zhí)不休。海港周圍見不到釋門弟子,倒有一座年久失修的景教寺院,住著個神悲意慘的老修士。數(shù)百年間,梵僧來震旦弘法,華僧赴西天取經(jīng),大多經(jīng)過錫蘭島,該國為東方的僧人提供便利,向漢地輸送佛物佛像。空氣里充溢著幽寂的回聲,直至永世無窮。范三郎脫離了日常煩惱。他尤其感嘆,即使在叢林邊緣的荒涼鄉(xiāng)市,在大乘燈禪師不辭辛勞的禮佛故道上,仍不乏唐朝商旅的蹤影,而且有幾個人豈止見過他,還曉得他來自廣陵縣,揚州的相好喚作裴月奴。范鵠很納悶,想不起這幫朋友結(jié)交于何時。他們穿戴不甚講究,為首的大漢儀容魁岸,闊面方唇,猶似一員武將,給人的感覺是剛剛才摘下兜鍪,脫掉鐵鎧。他黑黝黝的大臉布滿瘢痕,奓開的胡須閃著青銅光澤。如果兩肩再高些,并扣上一頂金線烏紗帽,他就跟畫中兇神惡煞的鐘馗一模一樣了。范鵠看見此人時,他正在指揮船員搬運幾十筐紅寶石精礦。它們是以等重的柑橘從島民手中換來的。該頭領(lǐng)姓鄭名萬乾,祖籍登州黃縣,累世為商,兼通麻衣相術(shù)。十年前,他首次帶領(lǐng)伙伴去波斯大食跑生意,現(xiàn)今已輕車熟路,彼國之事無不了然于胸。

“在南海做商販的本朝人論千論萬,”登州漢子說,“像我們這般一直駛船到大食,卻也不多!”

伙伴們相信老鄭面龐上隱隱約約的皴皺其實是些陰騭紋,不僅會讓他連富三代,還能澤及朋黨。鄭萬乾貌厚辭深,辦事時像狐貍,發(fā)怒時像黑熊,酒醉時像匹馬,酣睡時像頭豬,然而眾好友誰也沒料到,若干年后男人暴卒時竟完全像條癩皮狗。他們所乘的唐舶堪稱龐然巨物,是用欽州烏婪木修建的一座海上市鎮(zhèn)。船身以榫合平接法營造,有十余間隔板極厚的水密艙,共分四層,可搭載七八百人。平日水手們在船上養(yǎng)雞養(yǎng)鴨,辟圃種菜,憑借如林的硬帆與左右兩舷的披水板晝夜航行。唐舶槳大似椽,舵長五丈,桅桿均能傾斜,其縱帆可隨意旋轉(zhuǎn),堪駛八面風(fēng),所以速度奇快。唯一的缺陷是船體太過龐大,難以穿越阿曼沿海的漩渦谷和暗礁群,到馬斯喀特港補水,更無法沿著阿拉伯河逆流而上,沿幼發(fā)拉底河——唐人所稱弗利剌河——深入富庶的內(nèi)陸平原區(qū)。因此,鄭萬乾通常在波斯南部的錫拉夫港???,先賣掉一部分貨物,然后改搭小船前往巴士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