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范湖湖的奇幻夏天 第十二節(jié)(2)

范湖湖的奇幻夏天 作者:陸源


隔壁的屋門忽然打開,傳來按摩女郎的咒罵。阿春似乎對今天的一名客人痛恨至極,艷眉勸她省些力氣,快點兒洗澡睡覺。阿麗和小臭美吆喚范湖湖去玩,他不為所動。在夜闌人靜猶如童年閑宵的寧謐氛圍中,年輕學者譯出大書里的一段話:

智者和愚人對歷史的評價大同小異,因為從表面來看,歷史無非是一些故事,讓我們了解環(huán)境如何讓人類社會的所有事物產(chǎn)生變革。但深入內(nèi)部來看,歷史包含著闡釋萬類本源及其起因的準確觀念。所以,歷史源于哲學,深深扎根于哲學,可稱為哲學的一個分支。

“伊本·赫勒敦關于歷史哲學的表述,”范湖湖總結道,“比維科要早三個多世紀。”

凌晨時,我挑燈夜讀的好友發(fā)現(xiàn),將近一千三百年前,唐人杜環(huán)跟從伊本·赫勒敦的一位先祖,哈立德·本·歐斯曼,隨同浩浩蕩蕩的也門大軍遠赴“日落之所”馬格里布。在突尼斯城待了六個月后,旅行的熱望將阿拉伯人引至安達盧西亞,他受創(chuàng)于科爾多瓦,死于塞維利亞的一座橄欖園。杜環(huán)執(zhí)鞭墜鐙,陪伴哈立德·本·歐斯曼跑遍黑衣大食王朝的西境。伊本·赫勒敦繼承的族徽,正是哈立德將軍得杜七郎啟發(fā)所創(chuàng),靈感來源于他那個篆體“鄉(xiāng)”字。杜環(huán)不僅是首位抵達馬格里布的中國人,并且在荒野間遭逢強盜而僥幸逃生。他們牽走駱駝,將衣物錢財搶奪一空,裸身赤體的受害者在戈壁灘獨自游蕩,直到第三天才成功逃脫。杜環(huán)受盡折磨,因夜晚的寒霜凍出痹癥,以致拖累終生。每逢秋冬時節(jié)或陰雨天氣,兩膝便似針扎火烤般讓他苦不堪言?;剜l(xiāng)后,有個老郎中給他診明了病因:“脾陽不足,腠理空虛,風寒濕邪侵襲筋脈,是以氣血運行不暢,骨骼失養(yǎng),而見肢體疼痛,關節(jié)畸形。”杜環(huán)繼續(xù)喝羊肉湯,多年來沒再改變。他在院內(nèi)支起煮湯的大鍋,加入卑鹽、桂枝和蟬蛻,濃湯的怪異香味把四鄰八舍的小孩饞個不休。當年,范鵠去大食京城,杜環(huán)餞送,他無論如何猜不到,自己會一邊熬羊肉湯一邊懷想大食的沙漠、城鎮(zhèn)與無窮無盡的驛道,懷想那兒的書棚、魔怪、大學者,以及一位令他魂思夢馳的莊嚴麗人。杜郎永遠忘不了她的柳眉星眼,她的責罵,她冰火交融的性子。翻衾倒枕的難眠之夜,男人甚至搞不清哪兒才是故鄉(xiāng),究竟是襄州還是遠在天邊的亞俱羅。然而,鄭萬乾率領使團從巴士拉港起程那天,讓杜七寢食縈念的并不是他周圍的一切。他心中漾滿歸鄉(xiāng)返舍的渴求,指望哈里發(fā)阿蒲羅拔施恩開釋。

“縱使此行不能遂意,”出發(fā)前,雙眼含淚的杜家七郎向范鵠倒身下拜,“在下仍感激不盡!”

其實,廣陵商人已打定主意:哈里發(fā)若拒絕他們的請求,即便蒙混私逃,也一定把杜環(huán)弄回中國去。前往帝京的這伙人名為使節(jié),骨子里還是販售貲貨的越洋商賈,只要可以賺大錢、發(fā)大財,他們當然贊成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隨行貨物包括各地珍玩、蜀錦吳綾之類的貢物、幾部中國書籍,以及用于饋贈的大量金銀器具。鄭萬乾仍為隊伍首領。眾人在他指揮下各司其職,薩懿德法官派來的十余名仆從也歸他調遣。他們帶著老法官致哈里發(fā)的問候書函,能根據(jù)駝糞的色澤占卜吉兇,并給駱駝療傷治病。這些人全是商隊老手,善于觀察氣候天象,可以預報沙暴來襲。整支隊伍接近三百峰駱駝,不久又加入伊本·泰伯禮的幾匹。他打算先陪范鵠去哈什米葉,再回一趟老家蘇萊曼萊阿,迎娶一名對他仰慕已久的富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ranfinancial.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